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中央电视台门前经常排着两个长队:一个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向“焦点访谈”节目反映情况的;还有一个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头头脑脑”他们来向“焦点访谈”节目攻关,以阻止“曝光型”片子的播出。真没想到,时至今日,批评与反批评竟会成为“焦点访谈”的焦点。
批评不易,自古而然。翻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你会发现在封建专制的牢笼中,大凡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痛陈时弊、直言敢谏者下场都不太妙,轻者贬谪放逐、判罪入狱,重者性命难保,祸及九族。难怪古人留下了“文死谏,武死战”的古训,敢情那些爱挑刺、敢直言的文臣之处境并不比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好多少,何况前方将士阵亡一律以英雄加冕,而后方死谏的文臣有时闹个满门抄斩还不算,弄不好还得背上不忠不孝的骂名。
不过,也有例外。唐朝的魏征便是典型的一例。这位火药味极浓的“谏议大夫”常常搞得皇上下不了台,但唐太宗却非常器重他。在他去世后,太宗惋惜地叹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的去世,使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把批评比作镜子,的确是一个绝妙的比喻。脸上的痦子是客观存在的,它的有碍观瞻不能咎于镜子。可见,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把满腔的怒气撒在镜子上,是多么愚蠢、可笑!
然而,正是这愚蠢与可笑的存在,使批评变得步履维艰。世人好表扬而恶批评的天性表明:再卑贱、再虚伪的赞美也会有人笑纳;再真诚、再客观的批评也会令人不悦。
精明的现代人深谙其中的奥妙,批评上司,怕报复穿小鞋;批评同级,怕记仇伤和气;批评下属,怕得罪人丢选票。何必呢?于是,这些人满面笑容、八面玲珑,在“难得糊涂”、“何必叫真儿”的所谓超脱下,什么原则、制度,什么政策、法规,都被沦为“一团和气”的牺牲品。他们饮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美酒,醉倒在松软、粘稠的淤泥中
殊不知,批评乃是真假的交锋、善恶的碰撞、美丑的较量,只要还有假丑恶的存在,批评就不会绝迹!拒绝批评者就像讳疾忌医的齐桓公,终有一天会病入膏肓、不治而亡的。
由此看来,批评的确是一剂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苦口良药。
唐太宗明晓这个道理,所以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我们党明晓这个道理,所以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写入了党章。
近几年来,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广大新闻媒体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不再是隔靴搔痒、投鼠忌器似的点到为止,而是大胆地举起批评的利剑,勇敢地担负起舆论监督的重任。从“焦点访谈”、“新闻纵横”等节目居高不下的收视(听)率来看,广大人民群众对批评是举双手欢迎的。
既然这样顺乎民意,对于批评,我们还有什么顾虑呢?
199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