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最新章节!

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的记载。

    但是再看秦国做了什么:

    公元前264年,攻打韩国陉城。

    公元前263年,攻打韩国南阳。

    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十月,长平之战后,(四十八年十月,秦复定上党郡。王龁将伐赵武安、皮牢,拔之。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韩上党)

    公元前261年,抽空拿下了韩国的缑氏、蔺。

    公元前259年到公元前257年,邯郸保卫战。中间秦国还抽空打了魏国,连邺城都被打下来了。

    十二月份,邯郸没打下来,秦军撤兵,接着又在黄河沿岸打败魏楚联军。

    公元前256年,又把韩赵魏揍了一遍,还灭了西周。

    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这士民能不倦吗?能不饥吗?

    但是,你要说秦国缺粮,不知道大家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缺粮绝对没办法打的这么起劲,哪怕百姓被榨干了,面有饥色。

    至少也是有粮食供用大军的。

    (这里要说一下,根据学者考证,秦国自秦昭王四十二年改用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秦昭王四十九年,又恢复以正月为岁首,但仍用颛顼历。秦始皇登基后,又改十月为岁首。

    所以《史记·白起列传》中才会记载,秦昭王四十七年九月,白起击败赵括。四十八年十月,秦复定上党郡。看似差了一年零一个月,其实只有一个月。《秦本纪》中后面还有一句“其十月,五大夫陵攻赵邯郸。”(白起列传中写的是九月。)导致有两个十月,很多人以为传抄错了,其实秦昭王四十八年就是有两个十月,因为四十九年就是从正月开始计了。)

    6、赵括四十五万打六十万,最后全军覆没的问题。《史记》上明确记载了赵军是四十五万,秦军没有记载,现在普遍认为是六十万,暂且就当做六十万吧。

    很多人认为,但凡换个人都不可能四十万人被全歼,中华上下五千年仅此一例。

    这里要说一下,赵括是战死了,赵军投降了。

    赵军是在投降之后被白起活埋的。

    历史上被全歼的例子不多,但投降的例子可就太多了,远的不提,就是近百年来,两只手都数不完。

    那些投降的比赵括强吗?并不是。

    唯一的区别只是他们的对手不是白起,没有选择活埋他们罢了。

    至于白起为什么活埋,为他开解的一般有两种说法。

    一种就是秦国没粮了,这一点很显然不成立,上面已经说了,秦国打的那么起劲,绝对不可能没粮。

    第二种是秦国的军功制,这一点很显然也不成立,军功制正常是算斩首的,白起也没斩首啊,而是活埋。华阳之战,更是溺死。

    况且俘虏又不是不算军功,《战国策·韩策》记载:“秦人捐甲徒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如果俘虏不算军功,那秦兵抓俘虏干吗?直接杀了不行?这可不是投降的俘虏,而是抓的,战场上抓个人可比杀个人难多了。

    另外,司马错南平巴蜀,王翦父子东灭五国,那些俘虏全杀了?

    并没有吧。

    或许这就是成王败寇吧,只要赢了,总会有人为你辩解。

    7,长平之战,赵国是必输的,谁来都没用。赵括被骂几千年,很冤。

    秦国地盘比赵国大。

    人口比赵国多。

    制度比赵国完善。

    装备比赵国装备好。

    士兵比赵国士兵多。

    粮食比赵国粮食充足。

    情报系统比赵国情报系统好。

    甚至就连君主都比赵国君主英明。

    赵国翻盘的办法只有三个。

    一是增强己方实力,也就是合纵。历史上赵王没有听虞卿的,选择听楼昌的去求和,最后被秦国破坏了。

    第二个是天降陨石之类的,这个可遇不可求。

    第三个就统帅的实力远超于秦军统帅的实力,差不多都没用,必须是远超于才有希望赢,因为白起不仅能力强,而且还阴,外加背后秦国实力全面碾压赵国。

    中华上下五千年,名将辈出,能和白起比拟的名将不是没有,但说能远超白起的名将,一个也找不出来。

    所以,谁来都是输。

    但话说回来,赵括身为主帅,打输了。无论如何,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这并不是他被骂几千年的理由。

    因为比他菜的太多了。

    燕国那个骑劫,一手将乐毅打下来的齐国送了,让燕国地盘缩水一大半,直接萎了,有几个人知道名字?

    那楚国被打的半壁江山都没了,国都都沦陷了,连王陵都被烧了,有几个人知道楚王叫什么?楚国主帅叫什么?

    那韩魏更是经常被白起团灭,哪个将领遗臭万年了?

    赵括遗臭万年,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被安在了他头上。

    战国可没有纸啊,纸上谈兵一开始也不是说赵括的,那是最后才跑赵括头上的。

    提高了赵括知名度的同时,也让他不断被骂(话说怎么感觉遗臭万年要比默默无闻好。)

    第二就是教科书记载了这件事,教科书那是什么级别的存在,那可比所有的推荐位都强无数倍。

    他说啥就得是啥。

    同样是失败者,荆轲因为是正面描写,就变成了不畏强权的象征。

    赵括是反面描写,就变成了纸上谈兵的代表。

    你说冤不冤?

    至于赵括到底有多大本事,有没有可能成为名将,只能说:

    韩信胯下受辱日,童贯军功封王时。

    若是当时便身死,名将真伪有谁知?

    ……

    作者非历史专业,以上内容纯属胡说八道。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