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奶粉事件,就象山洪似的,在中国大地浩浩荡荡一泻千里,没少苦着烦着那些好喝奶的人们。如今,事情有了着落,人员有了处理,但对奶制品,大家伙好象还是有些提心吊胆。
我也有段难忘的经历。那是2006年的秋天,我从渤海湾回到家乡的小县城。当时,小孩还小。做父母的总想自己的独生子女在营养方面能尽量赶上,其中,吃奶粉就是一个办法。可是,小小的县城,左右就是找不到那个在吃的奶粉。回到家,看到电视中熟悉的广告,再加平常听的也多,心中窃喜。第二天一早,我毫不犹豫跑到超市,买回五罐“三鹿”奶粉。
刚开始,小孩吃了老说肚子疼,而且拉稀、咳嗽。急急跑去问商家这是怎么回事,人家说是泡奶方法不正确。可是我以前也是这样做的啊?那为什么就没事呢,心里纳闷。
到另一商家,又买了个别的牌子的奶粉。给小孩吃了一段时间,肠胃又好了,肚子也不疼了。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从柜中拿出“三鹿”亲自闻闻罐中的奶粉,隐隐有股刺鼻的味。盖好罐盖,上下左右掂量罐身,发现罐罐侧身的编号被人为刮去。而罐底的生产日期、批次等字样,字迹明显更小,而且手摸有凹凸感,难道这是人为涂改?
第二次找到超市,人家说“侧身的编号,是运输途中,被刮碰的。而罐底生产日期、批次等字样,本身出厂的时候,就是这样”
解释有模有样却又疑惑重重——刮碰得实属太巧合了。谁会相信?谁能相信?
我亲自拿着样品,到当地的相关管理部门询问,管理层的领导说“我们也没办法,鉴定不了啊!”不服输的我,按照“三鹿”罐身的免费电话拨到生产厂家,厂家的解释,却更象是念保证书。
没办法了,我不得不服输。能怪谁呢,怪自己的粗心大意?怪监管技术的落后?还是商家的黑心?对此,我不想再说什么做什么。但某天吃饭途中,听老王讲“三鹿”出问题了。打开电视、报纸,尽管是轮番地爆料,我却没有了丝毫的喜悦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