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海儿哥哥是我大姑的长子,他随娘姓杜,取名杜发军,小名海儿,我们老家几十岁的人了,村子里的人还是亲切地叫小名,学名只是在学校或出远门(外出)用。
海儿哥哥是1958年生的,比我大4岁,哥哥只读两年书就辍学在家务农。记得我8-9岁的时候,哥哥他们家里缺粮食,到了冬天,总是吃上顿无下顿,奶奶就隔三岔五叫我用背篼送几升玉米给大姑家,每次我到了大姑家居住的山坡外面很远的地方,海儿哥哥就来接我来了,那时又没有电话,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每次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哥哥都来接我,放下了我肩上的背篼,我不知心里有多高兴,就跳着蹦着在哥哥后面欢快地朝大姑家里雀跃而去。
我大姑有6个子女,5个男孩1个女儿,姑爹只晓得做活路,他是一个忠厚的庄稼汉子,姑姑长期生病,家庭重负过早地落到了海儿哥哥的肩上,12-3岁的海儿哥哥就开始当家理事。
到了大姑家,哥哥筛了玉米在磨子里推玉米面,姑姑用菜刀切一小块猪肉油,在锅里炸后,放几瓢水,加一点盐巴以及从酸菜缸里(一口大木缸,将萝卜菜用开水适当煮一下以后,储藏在缸里,一个冬天就靠酸菜做菜蔬)捞一碗酸菜淘(洗)干净后也放在锅里,等酸菜油汤煮至沸腾以后,就将一碗玉米面搅拌在酸菜汤里,煮半个来小时就揭开锅盖用碗一人盛一碗吃起来,桌子上除了半碗萝卜丁丁水豆蚀而外就什么也没有了,那时吃这酸菜油玉米糊糊还蛮好吃的呢!这就是我姑姑当年体面的招待了。
海儿哥哥是我们村子里同样文化不高的人之中最聪明的一个,他能说会道,对人友好,接受新鲜事物快。他学习记账,学习做生意,是我们村子里最早萌动做生意的人。他把村子里乡亲们在山上采挖的野药低价收购起来找机会高价出售。到20岁的时候,海儿哥哥就把家里经营得红红火火的了,请媒人给他介绍了媳妇,逢年过节哥哥去接准嫂子到家里来玩,还要请我去做伴呢!那时村民们还很封建,没结婚的男女不能单独在一起。
哥哥结婚后,一日三,三日九,有了两个乖女儿,大女儿叫杜明朗、小女儿叫杜明珍。一晃,两个女儿就初中毕业辍学在家了。两姊妹只间隔两岁,一大一小,如水晶般靓丽,16-7岁的时候,上门求婚的男孩子纷至沓来,一前一后就定了终身大事,大女婿叫陈龙、二女婿叫陈勇,两姊妹许配给两个姓陈的娃儿。
2003年海儿哥哥外出武汉打工,上半年在汉口铜城广场一个建筑工地上当小工,活路十分辛苦。二女婿陈勇与他的父亲陈明亮在武汉搞拆迁当老板,亲家陈明亮就动员海儿哥哥到他一起入股搞拆迁。下半年,两亲家一起在汉口九万方、武昌701工厂、崇仁路等几处小型拆迁工程完成后,只入股1万元就赚2万多元。
海儿哥哥尝到了甜头,计划第二年与陈亲家一起大搞拆迁工程。2004年4月刚过春节不久,海哥在一个工地上忽然胸闷胸痛,他停下手中的活路去求医,在武汉协和医院检查发现是肺癌晚期了。他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吃药调养,希望自己能够奇迹般地好起来,可是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地跨下来。两个女儿、女婿都陪伴在他的身边,天天早晚都为父亲祈福,希望幸运能够降临,可是,病魔却一天天吞噬着海儿哥哥的生命,无论他的女儿女婿怎么祈福,都无济于事。2004年7月,海哥在病危的时候,那时住在老三杜发鹏家距乡卫生院近一点进行疗养,我专程去看望他,他已经瘦骨嶙峋,痛苦不堪。海哥在病床上欠起身子,一双枯瘦如柴的手把我的一只手紧紧地握住,泪眼朦胧地对我说:“大爸(他用女儿的称呼叫喊),我不想死啊!我想活着,我的两个女儿都还没出嫁呢!以后全靠大爸照顾了”那时我在乡里作党委书记。
8月初秋,海哥知道自己已经不久于人世了,他已经回到了自己家里,就打电话到武汉,要他的亲家陈明亮回来看他最后一眼,他要托付后事。在武汉与陈亲家合伙拆迁时,两亲家同床共枕,朝夕相处,情同手足。陈亲家从武汉赶回来立即来看望他,亲家尚未到的时候,他屈指算着,嘴里喃喃自语:“这人不是回来了吗?怎么还没来呢?”他焦急地等着亲家来看望他。等亲家到来的最后时刻,海哥就再也不能说话了,只是眼睛定了神,他要看他亲家最后一眼。亲家握着他的手,这时海哥仅有的最后一滴眼泪涌出眼角,他使劲地扭扭头又点一点,听亲家安慰他:“明珍、陈勇他爸,你就放心地去吧!你的女儿就是我的女儿,一切都会让你满意的。”听罢此言只听到海哥喉咙里一声怪响就撒手西归了。这时,家里哭成一团
2005年陈龙入赘继承海哥的未尽事业,2006年明珍嫁给了陈勇。两个女儿的婚姻都十分美满。2010年12月中旬我到武汉还专程去看望了明朗、明珍两姊妹,在陈亲家的带领下两姊妹团结协作,入股拆迁工程,当年9-12月一个拆迁工程下来,两姊妹就各分红10多万元,海哥有了两个外孙,都长得聪明伶俐,可爱极了。这完全可以告慰海哥,让他可以含笑九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