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曾克林还谈到:到苏联学习的义勇军干部大部分已经回到东北。
在抚顺、本溪、鞍山有八路军被俘人员2万多人,他们已经组织了游击队。国民党的地下人员也从监狱里出来了,到处活动,挂起牌子招收人马。我们已经禁止国民党的活动,但是现在我们的大批干部还没到,处处缺乏干部。
曾克林还汇报了一批苏军在东北的情况。他指出:红军士兵生活艰苦,衣衫破烂不堪,纪律很坏,强jiān妇女的事很多,我每天都去红军政治部报告苏军违犯纪律的事件。他们政治部主任说,这些部队是从西线调来的,对法西斯十分痛恨。强jiān日本女人不好管,政治部已经下令枪毙了20人,扣押了380多人,还是无法维持。
整个汇报使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们都很兴奋。
在一个多小时的汇报中,刘少奇说:“东北是战略要地,北靠苏联,集接朝鲜,西邻蒙古,有山区,有大平原,进便于攻,退便于守,可以成为我国萃命的重要战略地区。东北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工业发达。国民党十四年前出卖了东北,现在人民斗争胜利了,他们一定不会死心,会抢占东北,夺取胜利果实。我们要和他们针锋相对,力争这个战略地区。我们的部队先进去了,就站住了脚,就可以控制东北,我们掌握了东北,就能为毛主席、周副主席在重庆谈判创造有利地位。我们有了东北,就可以加速中国萃命的进程。抗日战争开始时,毛主席就预料日本帝国主义是能够战胜的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现在抗战胜利了,只要我们继续战斗下去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一定会建立起来。”
朱德告诫曾克林说:“东北人民受了日本侵略者十几年压迫,要使他们感到我们党的温暖,感到党和人民的草队是他们的靠山,使党的影响深人人心,你们是第一批进入东北的部队,责任更是重大。”
这次会议,使中共中央政治局进一步了解苏军在东北只占领中长路沿线的大城市许多中小城市及广大乡村或为真空地区,或为匪伪盘踮。苏军虽碍于中苏条约不允许八路军在其撤退前进入东北,但不用八路军番号即可得到默许。人民自治军在东北扩兵极容易,每一号召都有数百人参加,极有利于军队发展。
在这次会议期间,政治局以刘少奇名义给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周恩来发出了电报。电文指出:今天下午,有马林bsp;当天晚上,中央政治局继续开会,并就东北局势和中共的政策展开讨论。政治局成员一致认为东北的条件太好了,蒋介石还没有来得及进入东北,这是我党占领东北的天赐良机。
朱德兴奋地说:“冲央要迅速派人到东北去,要准备40万至50
万军队。”
刘少奇拟组建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想法已有多时,曾克林的汇报促使他定下了决心。经过集体讨论,通过了两项决议:(一)立即成立东北局以彭真为书记,陈云、程子华。林枫、伍修权为委员,马上随苏军飞机去沈阳。“东北局全权代表中央指导东北一切党的组织及党员活动东北一切党的组织和党员必须接受其领导。”
(二)从华中、华北派遣100个团的干部去东北。“不带武器,穿便衣作为劳工到满洲找东北局。”在进入满洲边境时绝不可被红军及英、美、国民党人发现,绝不要经过有红军驻扎的地方,并且一旦进入满洲境内,即须使用满洲本地番号,消灭八路军原有的证件。
“只有用东北地方部队的名义和非共产党的面目,才有可能得到红军的帮助。
在这次会议上,刘少奇强调说:“目前我党对东北的任务,就是要迅速地、坚决地争取东北,在东北发展我党的强大力量。”并指出:“这是千载一时之机。”为了加强东北的力量,完成控制东北的任务,中央改变南下意图,并将原来计划从延安等地派到中南华东的部队和干部一律改派东北:并准备从各解放区抽调10万主力部队和两万干部到东井。
关于苏方的要求,政治局会议决定按照中苏条约处理,撤出单个部队,一部分转人农村。会上,张闻天、李富春、高岗也纷纷请战,要求去东北工作。会议直到深夜才结束。
立即组成东北局是经营黑土地的当务之急,为此口月15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东北局的决定。全文如下: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中央局,以彭真、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为委员,并以彭真为书记,他们已在奉天之沈阳城市设立机关(对外不公开),各地到东北干部及党员,可到沈阳城南街张作霜公信卫戍司令部找司令曾克林(党员)即可找到东北局接头。东北局全权代表中央指导东北一切党的组织及党员活动。东北一切党的组织和党员必须接受其领导。
中共中央还决定彭真、陈云、叶季壮、伍修权、段子俊。莫春和6人乘苏军的飞机离开延安。
由于考虑到苏方实行军衔制,而中共方面则没有军衔,为便于开展工作,在彭真一行离开延安时,中共中央决定,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的名义,授予彭真、陈云、叶季壮中将军衔:授予伍修权少将军衔:授予段子俊、莫春和上校军衔。并用中俄两种文字书写了任命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及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还于当天将上述重要情况通报各中央局,并向毛泽东作了报告。该报告如下:各中央局:我冀东军区16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奉命率15
00人于日寇投降后向东北前进,曾配合红军打下山海关、兴城。绥中、锦州、北镇等城市。8月12日进入沈阳城并被红军委为沈阳卫戍司令。昨随红军代表飞低延安据曾报称东北情况如下:(一)曾克林部队已发展到二万余人,全为新式武器,从山海关到沈阳各城均驻有曾部曾率四个连到沈阳,一星期即发展成4000人,并改编保安队万余人。
(二)原在东北做苦工之我八路军被俘人员一二万人,已组织八路军游击队若干股,并进入长春。
(三)国民党人员从监狱释放者甚多,甚为活跃,到处成立国民党部。
(四)在沈阳及各地埠积之各种轻重武器及资材甚多,无人看管,随便可以拿到,曾克林已看守沈阳各重要工厂及仓库,据说有枪1
0万支,大炮数千门及弹药、布匹粮食无数,武器资材落在民间者甚多。
(五)扩兵极容易每一号召即有数千人,羊有大批伪组织武装均待改编。
(六)红军只驻大城市及要道,各中小城市及城乡无人管理,秩序混乱,伪组织等待交代或畏罪潜逃土匪兴起,并占领若干小城市。
中央1945年9月15日9月17日,彭真、陈云、伍修权、
叶季壮等乘苏军到延安的飞机一同去沈阳。但飞到山海关时,飞机出了故障,降落时,彭真、叶季壮、伍修权、段子俊、莫春和、曾克林都受了伤。
飞机是不能再坐了第二天只好续乘火车。
9月18日,巧得很,正是东北沦陷19周年的日子中共中央东北局的领导成员回到了“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
当天晚上,彭真、陈云等立即在当年张作霜的大帅府安营扎寨正式开始了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各项工作,担当起这片黑土地上的中共党政军领导之责。第二天,东北局在大帅府的西楼召开了第一次扩大会议。
会上,彭真、陈云传达了中共中央的决心和指示,确定了东北局的主要任务,是力争控制全东北,组织部队接管城市,控制交通线,迎接中央派来东北的大批干部和部队。
毛、刘、周、朱、任等为代表的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确实较蒋介石计高一筹。他们充分估计到,由于国民党的军事力量较为强大,这就决定了对东北的争取和发展绝对不是短期的和顺利的。因此,继续加强共产党在东北的政治、军事实力是支撑东北已有的局面和发展共产党强大力量的决定因素。
9月6日,中共中央军垂就迅速和隐蔽地开展东北工作发出了接示。
9月10日,中共中央在得知八路军、新四军可以自治军名义进入东北后,再次电示山东、冀鲁豫、晋察冀各解放区,决定除原调之四个团外,再拍出1500人到2000人的团10个开赴东尖。
9月女日,中共中央根据山东分局派往东北侦察人员的报告,又两次电示山东分局,指出:为利用国民党军尚未到达东北之前的时机迅速发展我之力量,争取我在东北之巩固地位,中央决定从山东抽调四个师12个团,共2,5万人进入东北活动,并派萧华统一指挥。还要求部队首先进入乡村和中小城市,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政权,消灭并改编伪军,组织地方武装,壮大我军力量,改善群众生活,出版报纸,发动民主运动。同时,从各区抽调的大批行政、教育、技术干部组成干部团加紧送往东北。
一贯执行中共中央意图最坚决的刘少奇于9月15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向各中央局的指示,该指示提出:“目前我党对东北的任务就是要迅速地坚决地争取东北,在东北发展我党强大的力量。”“山东、
晋察冀、冀鲁豫及太行准备开人东北之部队,应迅速继续前进,但在进入满洲边界时绝不可被红军及英美国民党人发现决不要经过有红军驻扎的地方,并且一进入满洲境内即须使用满洲本地番号。”“现在最需要的是派遣大批军事干部到东北。华北华中应派遣一百个团的干部迅速陆续起身前去。从班长、哥班长、排连营团长及事务人员、政治工作人员均配齐,不带武器穿便衣作为劳工到满洲找东北局,再行发展和装备。其他炮兵、工兵、骑兵、化学、教育等技术人员亦应派去。100个团干部的分配,中央提议华中20个团,山东30个团,晋察冀25个团,晋冀鲁豫25个团。各地准备去东北之部队在外,晋绥及陕北亦在外。此数是否可能望考虑电复。其他到东北能做司令、市长、专员、经济、文教工作的干部亦望尽可能派去。干部集中一批即走一批,不要等齐,各自寻找最迅速到达的路线前进。”
为了与苏联方面达成进一步协同行动及其相互了解的协议,刘少奇、朱德、任弼时还致电苏军马林>
在重庆的毛泽东和周恩来也完全赞同刘少奇的这些部署,致电延安:“各电均悉,甚为欣慰。这里友人和我们意见完全一致,希望力争东北时机要紧,万勿失机。”“除完全同意你们的部署及东北局组织外,请考虑吕正操率一至二个团兼程北进。”
有毛泽东、周恩来的全力赞同和支持,刘少奇等延安领导人心里就更有底了,其抢占东北的部署遂越来越紧力度也越来越大了。
面对东北这一“真空”地带,尤其这块“真空”又是块非同一般的战略基地,蒋介石此时也不敢再掉以轻心了,国民党军在美国的帮助之下,正加紧从数千里外的西南运兵前往东北的数十万伪军没有放下武器,打算同国民党合流。时机越来越迫切了!刘少奇和朱德等也没有丝毫的松懈”正在计划集中共产党的主力全力同国民党来一场关东大角逐。
值得一书的是中共高层领导骨干中,不乏独具慧眼的杰出人才。
而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就是其中的一位。9月有日,当黄克诚获悉苏军已占领东北,各军区也开始调动少数部队去东北的情况,遂致电中共中央”提出了具有真知灼见。黄克诚向中央的建议是经华中局电台发出的,在该建议中,黄克诚主要说,我军数量虽大,但精干坚强的主力不多,占领地区大,主力分散,除山东外,突击力量均很薄弱,各根据地内都有敌顽据点,被控制了铁路及大城市,很难独立长期支持大规模战争。为了取得连成一片的大战略根据地,有利于进行长期斗争,军事上应集中主力决战,向东北派出大部队并派有威望的军事领导人去主持,迅速创建总根据地,支援关内战争:并以晋、绥、察三地为关内第一战略根据地,集中10万主力:以山东为关内第二战略根据地,集中15万主力。其他各地区成为两大战略根据地的卫星。东北既能派部队去,应尽量多派,至少5万人,能去10万最好。为执行上述方针,黄克诚认为山东应调3
至5万人去东北,华中应调3到6万人去山东:在河南及平原主力的一部应调山西:江南(新四军)一个师的主力应调回江北。
黄克钱的大胆设想与刘少奇考虑多日的战略构想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9月15日,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毛泽东,依据谈判进行情况,致电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提出准备将浙异、苏南、皖南部队在适当时机撤到江北和八路军南下支队与新四军第5师靠拢的意见。
黄克诚的进言,毛泽东、周恩来的南方战略收缩意见,表明战后中共战略发展方向已有重大变化,这就进一步促使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加快了思考。
9月17日。刘少奇将一个酝酿了十多天的战略构想,通过这一文电,电告正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和周恩来。刘少奇指出:东北为我势所必争”热、察两省必须完全控制。红军在东北现已开始撤退”据说在12月初将撤完。内蒙红军即将撤退,已三次要求我接防德王府、百灵庙一线。傅作义尚未遇到我之打击,胡宗南在敌人掩护下完全可能进入平津”冀东尚有伪满军五个旅及本地伪军共约5万人,华北、
华中、山东伪军尚多。在此情况下,我之战略部署须立即加以考虑。
刘少奇在全面分析全国局势后,提出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和部队大规模调动的部署,这个“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就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最初提法。刘少奇的主张是:我们必须在冀东、热河控制重兵,除现在派去东北部队外,并须屯集至少5万军队在冀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