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暗香扑鼻文集最新章节!

    编者按 父爱如山,父亲用他厚实的手托起幼小的我们,我们一点点成长都凝聚着父亲心血。不论以后我们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要忘记这一切源自于父爱,我们是站在父亲的肩膀上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 岁月流逝,父亲已经老去,但是父亲的手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变,永远那么崇高!  想起父亲,首先想到的,就是父亲的那双手。

    父亲的一双手又大又厚,生得非常有职业特点,伸开像两把蒲扇。手虽大,却一点都不好看,五根指头很短,大小几乎没有多少区别,只像剁下来的几截蜡烛装在手掌上的,上下也是一般的粗细,一看就知道那是一双荷锄头,握斧子干重活的手,不像那些搞艺术人的手,伸出来五根手指是那么的尖细修长,大小也十分分明,给人一种美感,好像这双手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但父亲手的每一根指头却十分发达粗壮,特别有劲,坚硬异常,好似从混凝土里冒出来的几截钢筋,这双手要是捏住了一件什么东西,就像被一把钳子夹住了似的,要想拿出来那是很不容易的,连最硬的核桃到了他手中,也就那么轻轻地一捏,立刻就成了几块碎片。他的每个指甲盖圆而平,有几个还在劳作中被摁破了,碎成了几瓣,留下一道黑黑的痕迹,奇怪的是,新的指甲盖也是沿着破损后的模样长出来,并没有长好,就像留下的一道永远都无法恢复的疤痕。每个指甲根上的包皮都磨出了倒桩,一层层的皮翻了过来,可以看到红红的嫩肉,有的还在渗血。在每个手指中间的节骨上,都有一个像是被木栓化了的蒜疤,又厚又硬,宛如打披了头的凿子把,用手摸去仿佛摸到的是一块栗树皮。再看手掌,一张开犹如翻开的一扇水磨,黢黑得看不清原始的纹线,粗糙得足可以碾米碎谷,厚实得如牛皮。在手掌的每个凸出部位,都结着一层厚厚的老茧,粗糙而坚硬,对于一些不太尖锐的针刺,是奈何不了它的。上山砍柴或进山割草,遇上一般的荆刺锯草,他不要用刀,只要大手一抓,就什么都解决了。有一次,我和父亲下地锄草,由于我使的是一把刚买回来的新锄头,锄头把也是新的,锄把上有几处没有刨光滑,锄草时十分嗑手,我还没锄几下,手上就扎进了一个木刺,痛得我只喊爹叫娘。我父亲见了,走过来掰开我的手,帮我拔出刺进手掌里的木刺,接着便拿起我的锄头,双手紧紧捏住把子,在手心里一阵旋转,只见一层细细的木屑混末便从他手指缝中流了出来,完后,他再把锄头还给我时,我一摸,光滑极了,真像用砂纸打过似的。这时我才感叹到他的这双粗糙大手的妙处,虽不好看,但却中用,是其他任何好看的手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一进入冬天,父亲的手就会给他带来无尽的烦恼,这时候也是他最最痛苦和难受的时候。正是这时节,他的一双手全都开裂了,一条条鲜红鲜红的皴口,纵横交错,蜘蛛制网似的布满他的手心手背,只像是一丘干涸后龟裂的水田,开裂的口子有的大得十分吓人,活像婴儿张开的小嘴,还流出殷红的鲜血。天气虽有四季之分,但父亲干活,却没有季节之分,一大堆的活都在等着他,他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每天都有每天的计划和安排,他不能因手上的皴口而耽搁,虽然疼痛,他也要忍受,也要克服,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以前,他为了减少皴口对他干活的影响,他就用一些土办法来对付这些皴口。他先找来一只筷子,轻轻地剖开一半,掰开后夹上一条白布条,再沾上桐油把白布条点燃,等火苗燃得正旺时,就用火苗对着皴口去烧,一直要把鲜红的嫩肉烧死,让它也变成一块坏死的茧皮后,才算结束。常常是烧一回皴口,就像是上了一次手术台,直痛大汗淋漓,连头发尖上都直冒汗。老的皴口烧死后不再疼痛了,可是,没过多少日子,新的皴口又冒了出来,只得又采取同样的方法。他就用这种原始的近乎自虐的自我摧残的办法来对付手上的皴口,在一个冬天里,至少要烧上三五回,可想而知,这对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来说,该是多么大的痛苦!但为了生计,他只能不得已而为之。后来,随着桐油的稀缺,他改用医疗胶布了。每到冬天,他的手背手心都贴满了胶布,十个指头上也都缠满了胶布,乍一看,还真以为是戴上的一双手套。这样一来,本来就很粗茁的手指,就变得更加硕壮了。

    父亲的手,从外观上看虽然不能称其美,甚至还有几分丑陋,但他的这双手却十分灵巧,不仅能干农村里所有的活计,而且还会各种手艺,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巧手能匠。

    父亲年轻的时候,书虽然读得很少,但脑子特别灵活好使,别人做什么,他只要一看就会。有一回,隔壁喜老倌家来了个木匠,给他打碗柜,父亲没事时便偷偷地跑过去看了几回,回来后他就说,这个我也会。开始家里人以为他是吹牛说大话,也没在意,那知他说干就干,找来一些木材就锯开了,鼓弄了几天后还真弄成了一个碗柜。一次,家里请来了篾匠师傅,给家里打箩筐制背笼,在篾匠干活时,他便在一边偷偷的观摩,篾匠师傅走后,他又说,这个我也会。接着,他就砍来几根楠竹,经过一阵噼哩吧哪的捣鼓,最后一担箩筐和一只背笼便出现在他的面前。父亲人聪明又加之肯学习,爱琢磨,没几年功夫,他就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木匠、篾匠等多种活计,成了村里除了干农活之外,还可以凭手艺挣饭吃的庄稼汉,尤其是他做小料的木工活,只几年的时间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做出来的家具,不仅样式好看,而且结实耐用,每根枋柱之间的榫头结合,就像自然生成似的,严丝合缝,连一根头发丝也插不进。就连干了快一辈子木匠,人称木匠仙人的田师傅,看到父亲精湛的手艺之后,也不得不感叹道:好。真是后生可畏啊!

    父亲又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自恃有一个好使的脑袋,曾说过这样一句挺牛气的话:世上只有没有学过的东西才不会,还没有学不会的东西。事实也的确如此,他之所以会很多的手艺,就是因为他肯学,爱动脑子,喜欢琢磨,许多东西他看到别人做过后,他暗下里记住了,回来立马就自己动手尝试,一边做,一边琢磨,不仅把记住的东西弄会了,而且在别人的基础上还有所改进和创新。村里人看他会的东西即多且杂,都说他长的是一个神仙脑袋,并获得一个“全卦子”的美誉。父亲虽然算得上是村里的一个能人,但他从来不以能人自居,诚实厚道,乐于助人,乡亲们有什么事要求他帮忙,他连嗯噔都不打一个,总是寅喊卯到,那怕他手里端着一碗饭正吃着,他也会立刻放下来,抹一把满是油渍的嘴巴,跟着来人就给他帮忙去了。多少年来,村里乡亲们的许多修修整整,制制补补的活儿,譬如修修犁整整仓,补补箩筐修修背篓什么的,都是父亲抽空给帮忙的,并从来没要过人家的一分钱。有时候给人家帮忙,主人家看把父亲耽搁的时间太长,心里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最多就拿出来几皮老土烟送编者按 父爱如山,父亲用他厚实的手托起幼小的我们,我们一点点成长都凝聚着父亲心血。不论以后我们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要忘记这一切源自于父爱,我们是站在父亲的肩膀上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 岁月流逝,父亲已经老去,但是父亲的手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变,永远那么崇高!给父亲,对于这个“礼信”父亲不会拒绝,总是高高兴兴地笑纳了。父亲不喝酒不喝茶,也就这一个嗜好——喜欢抽一口那又黑又长的老土烟。

    当然,父亲也不是“全能冠军”他也有不会的手艺,譬如做大料木匠——给人修屋立起架,他就不会。因为修屋一方面需要的时间较长,从马上认料起到把房子立起来,长则大半年,短的也要好几个月。说老实话,父亲的手艺大多都是他偷学来的,没有跟个任何师傅。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他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偷学呢;另一方面,修屋不像做小料,小料打个柜做个箱,是每个家庭都需要的,有的在一年之中还会有过好几回,这样就给父亲提供了很多的学习机会,而修屋却恰恰相反,一是修得起屋的人不多,二是一栋屋修起了,至少要管上好几十年甚至更久,不可能在短时间里重复出现多次。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在客观上就给父亲提供学习和观摩的机会很少了,尽管父亲的脑子好使,也不可能先知先觉,父亲不会做大料也就不足为怪了。

    虽然父亲不会做大料木匠是鉄定的事实,但有时候情势也会改变一切,人被逼上了死角,到了无路可逃的时候,释放出来的潜智会大得惊人,也许会把一些看似不可能的变成现实中的可能。父亲还真有过这么一次,他不仅当了一回大料木匠,而且还是当的掌墨师傅,在他捣鼓下,还真的让他把一栋房子给立起来了。

    一次,他在隔家一百多里地的一个大山里给人打嫁奁,在他就要完工的头两天,吃饭时,主人家对他打的这堂嫁奁很满意,夸了他几句后问他,你的小料活干得不赖,干大料修屋你也会吗?父亲当时年轻气盛,那里肯在人前露怯,说出那个他最不愿说的“不会”二字,更加之他以为主人家也就随便问问而已,当时也没去细想,便顺嘴溜出来一句大话,我们手艺人就靠两只手吃饭,遇上什么活就干什么活,不分什么大料小料,也没什么不会的。有句老话不是说,一通百通吗,这就是对我们手艺人说的。主人家一听,又高兴地说,那好,等你干完了这里的活,我还有一桩大活让你干。

    第三天,父亲把打嫁奁的活全部干完后,找主人家结帐要工钱时,主人家笑吟吟地对他说,我不是在前天对你说过吗,我还有一桩大活让你干,这活就是给我修屋立起架。你放心,工钱我一分都不会少你的,等你把屋给我立起来了,我一块给你结算,一次全部付清,半个子都不会欠你的。父亲一听,脑壳里只觉嗡的一声响,头好像突然膨大了起来。不曾想自己的一句大话换来的却是这样的一种结果,怎么办?答应吧,自己不会,不要说从没干过这活,就是看也看得很少。虽然村里有好几家修过房子,自己只是从马场上路过了几回,当时并没留意掌墨师傅是怎么画墨的,因为自己当时没想学这个,觉得它发展前途不大,学也不是一日之功,便没在这上面花心思,想不到现在还真成了自己的一块伤痛。不答应吧,自己说出去的话,就像吐出的唾沫,泼出去的水,怎么收得回呢?现在收回不等于是自己掌自己的嘴吗?这让人家今后怎么看自己,自己还怎么在这世面上混?父亲沉吟一会儿后,想来个金蝉脱壳,便说,修屋不比打嫁奁,一个人两个人都行,修屋要一大帮人,我还得先回一趟家,叫一些人过来给我打下手才行。你看,要不这样,你先把帐给我结了,我回家把帮手喊好后,过几天就马上过来,这几天你也可以把家里再安排一下,好好准备准备,我们人一到就马上开工,你看怎么样?主人家好像看穿了父亲的心思,又说,你回趟家喊帮手是可以的,工钱我也可以先支一点给你,好作来往的盘缠,但剩下的工钱还是等你帮我把屋立起来后,我一起付给你,你回家时,你的那些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