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千件西周早期的玻璃管和玻璃珠,证明3100多年前的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
尤其是在湖南省一些古墓中出土的大量战国、西汉时的玻璃器,但经专家鉴定,此时期的玻璃制品是一种铅钡玻璃,俗称“琉璃”。
东方的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它是独立存在的。
一路以来,玻璃在华夏历史上发展还是很顺利的。
两汉时期,工艺没有怎么发展,以仿玉为主,光洁度好,制作水平也较高;
北魏太武时期,祖先从印度带回了“五色琉璃”彩色玻璃制造技术,导致以前尊为奢侈品的玻璃制品瞬间掉下神坛,自此,华夏已经采用了玻璃吹制技术。
隋代玻璃制作的原料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铅钡玻璃转变为高铅玻璃。
唐朝,钠钙玻璃明显增多。
北宋时期,中国传统玻璃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无钡玻璃。
安徽地区的考古结果证实虽北宋玻璃制造技术进步和吹制玻璃水平发达,但始终没有突破原有的局限。
元代,朝廷动荡,各类工艺得不到重视,玻璃工艺自然也是,即使仍少量生产,技术在近百年里也没有提高多少。
直到大明现在,有朱雄英在,朱元璋并没有像历史上一样实施海禁,自然,玻璃工艺在皇家工坊也是烧制的。
朱雄英闲来无事前去看过,制造出来的工艺品相当精美,比起那些瓷器来也是不遑多让。
见识到这时候的玻璃工艺水平,那些什么瓶罐玻璃、器皿玻璃、板玻璃,砰砰砰地不断在朱雄英的脑子里蹦出。
朱雄英离开之前,还特意让玻璃坊那边的工匠们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将平板玻璃给制造出来,要是可以,那他一定能将玻璃大棚给盖出来。
一开始确实是思考过玻璃,但是随着考察过那些人的手艺,朱雄英也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没办法,要是一次性烧制出足够覆盖整条道路的玻璃板,先不说工艺水平能不能达到,就光是那些烧制材料就不是那么容易凑出来的。
找到这么便宜易得的茅草,朱雄英自然迫不及待地要把水泥路这个大杀器给搬上来。
朱雄英想好了,自家铺子也不需要干什么,只要将店铺前的那条道路用水泥铺上,等到水泥路一成,就光是靠着水泥路干净,整洁,好奇的心理就会让周边的潜在顾客们源源不断地出入店铺。
有客源,不管买什么,相信铺子里的生意绝对不会差。
有自家店铺珠玉在前,相信那些闻到利益就像是鲨鱼闻到血腥味的商户们,一定会像是争抢鱼食的金鱼一样,挥舞着钞票,迫不及待地要求修路。
意识到这个水泥路好处的人越多,那市场需要越多,需求一多,水泥的需求一定会急速上升。
可工部那边,生产力又有限,必须提前先修堤使用。
两边互相矛盾,修堤又是朝廷大事,不可能就因为那些商户有要求就将水泥给买了。
所以,当供不应求时,那就是卖方市场,自然是谁的出价高,朱雄英提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