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龙王庙,跳鱼井 (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县城东北的位置,整条大河慢慢转向,朝着南边流去。
于是人们就在河流拐弯的地方,建起了一座龙王庙,祈求能够风调雨顺,旱涝皆无。
只是这里的人们有点奇特之处,就是把龙王的塑像不放在庙里供着,而是建了一座台子,把龙王像摆放在台子上面,露天放着。
任凭下雨下雪,风吹日晒,也都是如此。
所以很多人才说这是一大怪事,龙王流落出庙门。
这里的百姓平时也会对着龙王塑像祷告祭拜,或者烧香点烛。
只是遇到天气不好,接连大旱,河流没水的时候,就会把龙王爷从台子上抱下来,直接扔在河边暴晒。
如果还不下雨,那就直接架起火堆,把塑像放在火堆上面烤一烤,让龙王也感受炙烤的难受。
而如果碰上暴雨和洪水,河流水位上涨泛滥,那人们的做法就更简单。
直接把龙王塑像丢进河里泡一泡。
什么时候雨停洪水退去,什么时候把龙王捞上来。
如果龙王的塑像没有那种定力,没坚持住就在水中泡烂了,那就重新做一个塑像。
反正人们的思想很是简单,这个龙王神像如果不管用,大不了换一个神像就行了,说不定下一个就管用了。
如果经过这些硬核的“求雨”“停雨”仪式之后,确实起了效果。
那么这尊龙王塑像就会被暂时抬到庙里去,享受一段时间不用风吹日晒的幸福日子。
这也算是对龙王爷赏罚分明了。
林秀听到这里,实在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淮阴县这里的龙王庙就和平湖县的划龙舟一样,充满了百姓的实用主义拜神观念,只是做法更加简单粗暴。
别的地方神气威武的龙王爷,在这里却流落成了孙子。
林秀走到河滩上,前面就是龙王庙所在。
只是这里的庙比起别的地方,显得小了很多,只有六尺多高,四尺多宽,三尺深。
如同很多地方建在路边的小神龛一般。
不过这也能理解,龙王大人都没住在里面,自然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在庙的旁边,搭了一座三尺多高的石台,龙王的塑像就放在上面。
看面相,龙王和别处的差不多,也是人形龙头,大眼睛,脑袋上顶着犄角,嘴里有獠牙,还有长胡须。
只是经过风吹雨淋,塑像上长了不少的青苔,缝隙里面还有很多的尘土,属实有点凄惨。
不过石台中间掏了很大的空洞出来,作为遮风避雨的香案,上面还点着两支蜡烛和几炷香。
林秀往前走,来到没有龙王的龙王庙里面。
这里的地面空空荡荡,只是在墙上能够看到很多人的各种题字或者写下的诗句。
有人出言赞同淮阴县百姓对于龙王塑像的做法,“敢为天下先”,似怪实勇”。
不过也有人反对这样的做法,认为对待龙王爷应该做到“心诚则灵”,如果不敬重龙王爷,那对方怎么会保佑淮阴县的风调雨顺。
林秀看到这些题字,阐述各自的观点,感觉挺有意思,于是慢慢看下去。
等了没多久,林秀却在墙上发现了一句让他倍感熟悉的话语。
“吾以为,对于龙王之事,不必敬若神明,且看安阳郡平湖县之划龙舟活动,此地之龙为恶龙,划龙舟只为驱赶恶龙,此为当年一王姓县令所创,吾深以为然。”
看来这人是去平湖县游历过,所以才会知道这么多。
不过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王县令当年那个脑洞大开的想法,对于后世还是留下了很多影响。
林秀慢慢看着这些人在墙上各种讨论,如同蓝星上的弹幕或者评论区一般。
看完这些,林秀转身出了庙门。
此时他看到一位手提渔网的老年渔夫,正站在龙王塑像前面。
他的手上拿着一炷香,对着塑像躬身下拜,然后往石台的空洞里面放了进去。
这位渔夫的眼神,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无比虔诚。
也不知他心中真正信仰的到底是石台上面的泥胎偶像,还是他对于明天对于未来生活的希望。
林秀也不再多想,径直离开了这片河滩。
他沿着城墙,继续往南边走去。
在靠近淮阴县东门的位置,有一座三层的酒楼,起名叫做“跳鱼鲜”。
淮阴县第三怪,鱼儿跳进洗脸盆,就在这座酒楼里的一口一口井里。
据说最早的时候,这里是淮阴县附近村庄的一口普普通通的水井。
后来有一天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