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冲锋枪扛到指挥台,脱掉枪衣,这几件只能壮壮胆、搞点心理安抚的轻武器是由一个身经百战的老英雄王志斌来指挥的。他在淮海战役中曾荣立了二等功,在太平洋,他又是“向阳红十二号”船的指挥员。
在“向阳红十二号”船与苏联船频繁遭遇,实际上掩护了“向阳红五号”船的时候,“向阳红五号”船加紧作业。总指挥和船长的意思是,能多得到一点资料是一点。他们要求各专业分队不考虑船员和装备支持的,作,作点的,指挥的是“拿到东西就走”。这个“东西”就是洲际导弹落区所必要的“海洋环境现场数据”。
“向阳红五号”船终于无法隐藏自己主考察船的真实面貌了。在将要结束01区考察时,“米洛格拉德伏”号尾随而来,而且叮着不放。“向阳红五号”船完成作业后一直加速驶向北半球,“米洛格拉德伏”号一直跟随其后。“向阳红五号”船上有人打趣地说:“中国考察编队变成了中苏联合编队了。”但“米洛格拉德伏”号不过区区000吨,续航力低,在大洋上跟了几天就跟不动了,像一只饿昏了头的小鸡,摇摇摆摆地打着趔趄,然后不见了。
当“向阳红”编队返航到达中沙群岛以东海域时,另一艘苏联侦察船“织女星”号突然出现在黄昏的海面上,给刚刚进人南海,体味到临近祖国的那份温馨的船员们投上一层阴影。“织女星”号约1000吨左右,是苏联经常在南海活动的间谍船。别看它的名字那么美丽单纯,它的做派比它的大哥“米洛格拉德伏”号要猖狂得多。5月16日1卯寸在“向阳红五号”船正横80度10海里处发现后,它就一直靠近编队,在编队右侧一二海里处跟随,像约定了要开展两国军事演习似的,再一次组成了“中苏联合编队”。次日清晨,这个按张总指挥说法是“尾巴”的“织女星”号开始挑衅,加速逼近“向阳红五号”船的右舷,在距离约400米时,咔嚓咔嚓照了不知多少张相片,而且没有离开的意思。
总指挥张瑞禧忍了很久了。他找来船长、副长,研究“治治它”的方案。在未请示北京总指挥部的情况下,他下令执行这套方案:
这是一套由两船编队合力围堵“织女星”号的方案。“织女星”号大概是想贴近“向阳红五号”船以监听情报。这样,总指挥就让处在前面的“向阳红五号”船减速,故意让“织女星”号接近自己的船尾,又与跟上来的“向阳红十二号”船缩短了距离,等到两船对“织女星”号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时,处在前面的“向阳红五号”船突然改向右15度,形成拦截“织女星”号船头之势,逼它向左转向。这时“织女星”号被迫立即向左改向,“向阳红十二号”正好全速“顶”上来,从左前方顶压着“织女星号”,使其被迫左转船头。两艘大船一右一左地挤压,“织女星”号顿感局势不妙,嗥叫似的拉出一长声汽笛,主机加速时大冒着黑烟,向越南方向逃窜。
“向阳红五号”船也不示弱,拉出一声胜利的长笛,骄傲地向广州港方向加速驶去。张瑞禧紧绷的脸放开了,露出一脸灿烂,对着远遁的“织女星”号自语道:“到了南海你还猖狂,看我怎么收拾你!”这一时刻,想必总指挥也想起了他经历过的许多战斗,那多数是跟国民党的部队在打。这个原海军川岛水警区的司令员在海军战斗部队时,没有指挥过海战。到了国家海洋局这个非战斗序列的部队后,却几度进人海上临战状态。可是他身上的责任却变了,变得不是为了单纯赢取某种海上兵对兵、将对将的战斗胜利了,他已由一个战斗区域的指挥员变成了一个国防大工程中的“棋子”了,手中已经没有枪没有炮,面对着武装到牙齿的美、苏海上强霸,他差不多是赤手空拳,完全在力量不对称的遥远大洋里谨慎地施展自己的智慧与勇敢了。只有在条件非常合适的时候,有十足把握的时候,他才不失时机地张扬一下自己的军人本色,摸一下“老虎”屁股。不知道下次在太平洋与苏联船舶遭遇时,他们会不会报复。“老虎”会如何发威呢?
三、发现“向阳礁”
太平洋的命名出自于大航海家麦哲伦之。
太平洋最初没有统一的称呼,我国古代把它笼统地称为“沧海”、“东海”等,在国外也曾有人将它命名为“南海”。现在使用的名称是葡萄牙著名航海家麦哲伦命名的。1519年,这位探险家带着由几只帆船组成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几个月后到达南美洲的巴西海岸。接着他们沿海岸继续向南航行抵达南美洲最南端,然后从东而西穿过一条曲曲折折、长达100多千米的海峡一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进人到太平洋海域。麦哲伦发现这里波平如镜,与汹涌澎湃、波浪滔天的大西洋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他给这片大洋起名为“太平洋”。
这么大一个大洋就凭一片海域的平静,取下了这个名字,而且真正让全世界都承认了。
航海长刘汉录认为这也没有什么不服的。西方人的航海,不管是多大的规模,总会有史学家们去记载,或者航海家的冒险行为能带来财富,非常受人崇敬,能影响了史学家们的笔。反正西方的航海是船和人走到哪里,岛屿、海域就命名到哪里,书就写到哪里,历史就记载到哪里。而我国的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还早了87年,从中国东海、南海经马六甲海峡人印度洋,发现的岛屿和海域何止百千,没见到他命名过一个岛屿,命名过一个海峡,也没有见他占领控制过一个岛屿。所到之处都是宣示明朝的皇威,怀柔遐方,加惠四夷。
南太平洋的探险考察,特别是西南太平洋这一片海域和岛屿一图瓦卢(埃利斯群岛)、萨摩亚和斐济的发现,历史上是与三支探险队联系在一起的。一是1568年,西班牙航海家门达尼亚德内拉发现了图瓦卢群岛。二是177年至1775年之间,名航海斯库克船长对西南太平洋这一片岛屿的发现和航海地图的测量。三是1819年,一支英国船队再次发现了图瓦卢群岛,并以船主之名命名为埃利斯群岛。19世纪之后,英国探险船队、德国探险船队禾法国的探险船队都多次来过这里。但是最有名的,对这一带的地理环境、水深测量做得最为仔细的莫过于詹姆斯库克船长(JamesCook,178年10月7日至1779年月14日)。
“向阳红”编队第二次远洋的01区,在一个纵横约16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两个渤海)的浅水区,其中核心在6000平方千米,称之为“土斯卡罗纳沙洲”的地方,也许就是这位探险家发现并测量的。库克曾三度远征太平洋,并探索了太平洋沿岸的海岸线,最早发现南半球的新西兰、澳大利亚。今日新西兰北岛和南岛间的海峡,就依他的名字命名为库克海峡。南太平洋中也有一个群岛以他命名为库克群岛。库克也是最早发现夏威夷群岛的欧洲人。库克还是地图制作者、经度仪航海测定船位的发明者。据记载,177年詹姆斯库克再度离开英国进行第二次远征,前往南太平洋。这次他没有像第一次远征一样,由东向西航行,经过巴西、南美绕过合恩角进人南太平洋。是方,西南,洲的,南,达新西兰。接着他花了很多时间一一探索南太平洋中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三点连成三角形中间的岛屿,然后经南美洲、大西洋,在1775年返回英国。库克在太平洋探查的这片岛屿就是库克群岛、萨摩亚群岛、斐济群岛、埃利斯群岛图瓦卢、吉尔伯特群岛、所罗门群岛等等。
我们似乎可以想象,在00年前,库克船长驾着三桅木船,扬起风帆穿过土斯卡罗腊沙洲的情景。他是人类历史上杰出的地图制作者、探险家,甚至于我们现在看来他还是一名杰出的海洋学家。在大洋上,他很勤奋地测量着大洋的深度,他不可能有今天“向阳红五号”船精密的万米测深仪,甚至也不可能有声速回波测深仪。当年库克船长测量大洋的水深是由一种打了绳结的水铊测量的。也许当时在航经土斯卡罗腊沙洲的时候,就命令他的士兵,拿上水铊,一个点一个点地测量了水深,竟发现是一个浅水的沙洲,就随叫上了这样一个名字。00年来,继库克之后,德国探险家、法国探险家、特别是英国探险家都多次到过这里。这一带的海岛差不多都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后来德国人插手、新西兰又染指萨摩亚群岛。按一般推测,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对这一海域是有过精确的海洋测量的,否则他们都无法在这里展开举世闻名的岛。
但是,就在这样一个地区,历史上成就了库克船长、沐浴了规模空前的现代太平洋战争的一个海域和一片海岛,居然还留给中国人一个地理发现。
1977年4月6日晚上,在一份英文版海图上标明000米水深的一片深海的海域,突然出现了奇迹,水变浅了!
船在每小时以1节的速度航行,水深数字却在急剧变化,000米、1000米、100米、50米、4米、米……值班航海长刘汉录立即报告船长倪树森,倪树森立刻命令减速、停车。还未等到船完全减速停下来,测深仪却测不出水深了。船尾值班水手报告,发现船尾的螺旋桨打出泥沙。船长倪树森腾地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往舷边跑。水深数字突然变浅,多半是由于地理原因,但也有一种可能,就是水下有潜艇或障碍物!“向阳红五号”船的航海测深仪有两台,一台是1600米范围船用回波测深仪,另一台是000米舰用回波测深仪,这两台测深仪从海图室就可以读取测深数据。另一台大深度的万米测深仪安装在专业分队的重力组。重力组组长许时耕和航海长刘汉录立即将三组测量数据比对,看是否测量仪器有误。这一比对竟把他们都惊呆了,水下既不是障碍物,也不是潜艇,更不是误差,而是一座海山,平滑起伏的海中珊瑚沙洲!经慢速测量,这里水深0米左右,天文低潮时最浅处只有几米深,超过五米吃水的船只根本就没有来过,“向阳红五号”满载吃水是77米,低于8米水深都得擦底,非常危险。地理位置在土斯卡罗腊沙洲以南,即西经……;南纬……
“发现了一个新沙洲”!这个消息一下子在全船传开了,许多人跑到甲板上看。船员们有经验,0米的水深在浩浩大洋里是相当浅的,而且完全可以见到底。但夜晚的海面漆黑一团,探照灯打下去也看不出什么异样,一个中国人可以“彪炳千古”的地理发现埋没在海洋调查船员们的梦里了。
船长倪树森刚刚经历一场虚惊之后,慢慢缓过劲来,开始注意起这个海图上没有标记的太平洋里的浅滩了。总指挥和副长、航海长们在指挥室议论:如果确认是新发现,这可是中国航海事业的大事。中国从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到明代的航海家郑和,在人类历史上率先开启了世界的远洋航海事业,可是到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结束之后,500多年来在世界航海史上没有过中国人的名字,没有中国人的声音,没有中国人建树,反倒让比郑和晚87年的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出尽了风头。西方借着哥伦布、达伽马的寻找东方新航路的势头,开始了地理大发现,也几乎命名了他们“发现”的全世界的大部分岛屿、海峡,欧洲因此而进人了一个崭新的工业文明时代。
航海长刘汉录是“向阳红五号”船上汪大渊式的人物。他是航海长,除了领导航海部门保障航海安全,记录航海史实外,他自己还记了一本日志,将每天的大小事都记录下来。特别是经过一个海上目标时,他会绘出侧面、正面的草图来,还标上目标的方位、位置和与船舶的距离。这种用墨水钢笔勾画的功夫,是他在大连海校读书时学到的,也正是从中国元代著名民间航海家汪大渊那里传承下来的。汪大渊两次从泉州出海,随阿拉伯和中国海商船下西洋,一路上他把见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均一一标绘描述,最后出版了世界历史地理名著《岛夷志略》。据记载,后来郑和七下西洋,随船的航海家马欢把汪大渊的《岛夷志略》所记一一与原景物比对,认为“所记不误”。可见汪大渊对郑和航海的影响以及对中国航海事业的贡献之大。“向阳红五号”船发现无名沙洲后,航海长刘汉录立即用“卫星导航仪”定了一个位置,标到了中英文两用版的海图上,同时在航海日志上留下明确的记录。有人建议也学一学西方人给取一个名字。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比较内敛,不尚个人主义,扩张意识也不强。中国的航海很早,元朝的汪大渊之前,中国也有徐福东渡、鉴真东渡等艰苦卓绝的航海,却看不到中国人活动的地理记载,没看到有徐福群岛、鉴真海的命名,在通往印度洋的航线上,也不曾有汪大渊群岛、郑和海峡之类的名字。现在南海南沙群岛的郑和群礁不是郑和自己的命名的,是后来的中国海军在勘察水道时为纪念这位大航海家而命名的。按理郑和不只发现一个南沙的群礁,整个东南亚、南亚的海上航线和沿途岛屿没有不记在郑和的航海图上的。因此,大家认为这一次中国人冲出岛链不容易,一定要留下一个纪念。刘汉录提议,要给暗礁取一个中国的名字,证明是中国人发现的。地球物理专家许时耕就说:“就叫做向阳礁吧,证明是向阳红编队发现的,是我们集体的发现。”总指挥和船长两人一对视,“好”张总指挥往海图桌上拍了一巴掌,“就这样,中国人的发现,我们也要为中国人的发现取名。”于是,在我们中国海军航海保证部出版的太平洋海图上,便有了一个中国人发现的“向阳礁”,与库克船长发现并由他命名的土斯卡罗纳沙洲只有不到0海里之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