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据报道,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已被海润公司买下电视剧和电影的版权,其中电视剧已拍过半,电影也定于11月开机,由郑秀文、梁家辉等主演。这件事引起了海内外文化界的极大关注。
这些年,把文学名著搬上荧屏和银幕已很多见。这个消息之所以引起特别的关注,我想大概有两点原因。一是王安忆确实是中国当代女作家中的佼佼者,她卓越非凡的才情是罕见的。她又是一个不赶潮流、默默耕耘的才女。她的长恨歌当年获中国文学的最高奖(茅盾文学奖)并不是没有争议的。有人非议她为什么花那么多的心血去叙写一个解放前得过上海选美第三名,解放后又长期没有“单位”始终处于时代主流之外,与“主旋律”格格不入的边缘小人物的平庸的一生,而且还企图以此去揭示大上海的魂魄。第二、王安忆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她讨厌过于戏剧性的故事,这与作为通俗文艺的电视剧和讲究剧情张力的电影,似乎有一定的距离。人们也许担心,片子会不会拍得“很闷”或者摄制者出于对商业利益的妥协,把它弄成一个俗艳的东西,从而糟蹋了这部精品,也糟蹋了王安忆的清誉?
但不管如何,我认为长恨歌的“触电”是好事。近些年来,我们的电视上各种粗制滥造的戏说剧、偶像剧已经太多太滥了。电影方面更是乏善可陈。影视作者把目光投向当代文学的精品杰作,显示了对更高品位的追求,给我们带来一股清新高雅之风。这是值得欢迎的。如果这件事使更多人知道在肤浅喧嚣之作泛滥的中国文坛上,竟然还有一部如长恨歌这样卓尔不凡的小说,就已经功德无量了。
这部小说是值得反复地阅读的。每次打开这本书,我都感到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文学气息迎面扑来,令人陶醉。王安忆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其底蕴,抉微勾沉,纤毫毕现。她的笔触,往往能深入到人性最隐蔽、最柔软的部位。她的语言素淡而诗情充盈,焕发出独特迷人的光彩。我想,许多年之后,当目下红极一时的流行小说家成批地被人遗忘之后,王安忆和她的长恨歌仍会不断地被人们阅读和赞赏。
还不知道影视艺人们会把它拍成什么样子。如果想把它弄成一部香艳的作品,我看难度是不大的。小说主人公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淑女,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到片场试镜,结识了摄影师程先生。程先生把她的玉照登在上海生活杂志,从此她成了“沪上淑媛”之后又当选1946年“上海小姐”第三名。当红的王琦瑶被军政要员李主任看中,成了他的“外室”不料,1949年李主任因飞机失事身亡。从此王琦瑶又过起普通人的生活,与邻居打麻将度日。她为远房亲戚康明逊怀上孩子之后,康却消失了,一直暗恋王琦瑶的程先生则扮作孩子的父亲。1966年文革开始,程先生病死。转眼间女儿薇薇长大,王琦瑶跟着年青人,重回社交圈。她的经历博得一位叫“老克腊”的小伙子的同情,两人发生关系。但在她的朋友中不乏在上海混世界的“小白相”有人盯上了李主任留给她的金条。
从小说的故事梗概中可以看到,各种“时尚”的卖点它全具备:选美、包二奶、忘年恋、婚外情、凶杀。但愿关锦鹏他们并不是只看中这些东西,而会努力去挖掘出其中蕴藏的丰富的人性内涵,拍出既具观赏性又有思想深度的作品来。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