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二天早上,医生便给郑炳林做了截肢手术,并且在两周后又成功安装了假肢。安上假肢之后,又过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郑炳林才可以下床行走,并且在一周后办理了出院手续。
就这样,郑炳林在医院呆了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兄妹三人都在医院轮流照顾父亲;而且,这段时间,兄妹三人相互体谅,相互帮忙,心照不宣,共同来承担家庭的接连变故。
尽管郑炳林已经出了院,但是他的右腿也只能勉强行走,再也不能从事体力活了。郑炳林做手术的钱和在医院疗养的钱都是水泥厂出的,没有花家里一分钱。
镇里的水泥厂由于技术的缺乏与事故的频发,经济并不是很景气。在这里,一年内差不多总会有两三个工人发生事故。面对事故的不断频发,水泥厂也将面临破产的危险。如果水泥厂倒闭,村里的一些农民便难以获得收入,等同于失业,甚至比失业更加严峻。可以这么说,水泥厂在一定程度上给村里和镇里许多贫困的家庭带来一些经济收入,能够让他们维持基本的生活,给他们带来生活的希望。
面对郑炳林的意外事故,水泥厂只能凑出八万块钱作为赔偿。尽管这个额度显得有些低,但是水泥厂也濒临破产,没有足够的资金;再加上郑炳林所做的工作也只是没有任何保险、没有任何合同的临时工作,如果真的寻求法律援助的话,其实也并不能获得更多的赔偿。而且,郑炳林在水泥厂干了多年,对水泥厂一直心存感激。所以,尽管面临失掉一条腿的悲剧,郑炳林一家也还是勉强接受了。
各种手术费用和医疗费用,大概用去了五万多块钱,还剩下不足三万。而母亲李淑珍今年以来一直生病,欠下的债也有两万多;还去这笔钱,郑炳林右腿所换来的钱也只剩下不足一万了。而这些钱正好可以作为儿子大学第一年的学费。
郑炳林一边一瘸一拐地走着,一边望着自己不太灵活的腿,在心里默默地盘算着。想到儿子的学费总算有着落了,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也不再去理会自己残缺的腿带给自己的伤害与不便。
在郑炳林住院的这段时间,郑少华的录取通知书也已经送到家。不知为什么,这通知书本来应该令全家人异常高兴的;然而恰恰相反,全家人在面对通知书时,表现出的不是快乐,而是一种异常沉闷的氛围。郑少强当然是避而不见,而郑少华、郑少红和母亲李淑珍也是避而不谈,仿佛根本没有当其存在似的。郑炳林也经常独自望着录取通知书发呆,想了许多,久久难以释怀。
这天下午,郑炳林仍旧习惯性地独自一人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望着远方日落西山的景色,眉头紧锁,表情凝重。他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咬紧牙关,从鼻孔里喷出两股烟雾;眼睛迷离而略有血丝,面部表情呈现出一种饱经沧桑且有些无奈之感。
郑炳林望着手中儿子的录取通知书,陷入一种忧思之中。过了一会儿,他抬头望望远方的群山,再次被一种深重的愁云笼罩。思考了许久,他仍旧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然而,他对自己说,必须尽快做出决定,作为一家之主,必须为整个家庭着想,必须顾及到整个家庭的感受。
静静地挣扎着坐了一下午,郑炳林最后再次咬紧牙关,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果断与坚定,显得深邃而明朗,仿佛终于做出了某个艰难的决定似的。
此时的他,面部表情颇具魅力,尽管饱经沧桑、憔悴不堪,却坚如磐石,就好像破釜沉舟、置之死地的战士一般,让人感到振奋,同时也让人充满了希望。如果有某个艺术家看到他此刻的神态,一定会被深深吸引,并急切想将其付诸实际,用笔墨描绘出来。
晚上吃饭时,一家人仍旧没有多少言语,显得异常沉默与压抑。一家人静静地吃完饭后,父亲郑炳林走到少华面前,悄悄地对他说道:
“少华,我们出去走走!有事跟你谈下!”
父子俩走出了家门,走过屋前的坝子,来到门前那个不大的池塘。此时,夜幕逐渐降临了,夜空中零星点缀着一些星星,发出微弱的光芒。他们沿着池塘边的田坎默默地走着,没有人开口说话,仿佛彼此都知晓了对方的用意似的,有种心照不宣的意味。
他们在池塘边一块较大的石头上坐了下来。父亲久久地望着逐渐暗下去的夜空,不停地吸着手中的烟,仿佛对即将谈及的事情难以启齿似的;而儿子则久久地凝望着如镜子般平静的水面,大致已经猜到父亲即将谈及的话题。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