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医生确实辛苦,但护士更加不容易。”
杨毅举例说,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李晓青第一时间请战,担任黄石市中医院(黄石市传染病医院)重症医学科业务护士长。她把中大医院ICU的科学理念制度救治护理技术应用到了抗疫实践,创造条件确保重症病区患者及医护安全。危重病患大部分使用无创或有创呼吸机治疗,病患不能或无力发声呼叫护士,李晓青就利用无线门铃改制成ICU专用呼叫铃,安装在患者手可触及的地方,保证护士随呼随到。
疫情发生后,中大医院ICU的医治压力全落到了刘松桥教授和留守医者们身上。一个多月以来,ICU共收治重症病患近百人,其中危重孕产妇3名,工作负荷巨大。
“春节至今,刘松桥没有休息过,每天24小时待命,常常凌晨赶到病房,守着病患到天亮。每个病患的病情,他都熟稔于胸,和往常一样不放过病况的任何细节。”杨毅介绍着重症的刘医生。
走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号楼5楼重症医学科。
一面展示学科发展历程的文化墙映入眼帘,一个顶尖团队的气度与灵魂跃然其间。
“邱教授和我都是60后。我们团队年龄梯队衔接合理,一代挨着一代续接成长。”
杨毅教授在谈及团队时颇为感慨。
“大年三十,提及抗疫,科室80后、90后齐刷刷地响应,让我很感动。”
“使命感责任感,是邱海波教授传承给整个团队的灵魂。”
对工作错误“零容忍”。
邱海波教授对工作追求极致,对团队成员近乎严苛。
“能够留下来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延续他那种雷厉风行的风格。”
“有其师必有其徒,他的女弟子杨毅和黄英姿身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他的风格。”
“30多年前,重症医学在国内还不是一个独立学科……”
“将重症医学这个独立二级学科做大做强,一直是邱海波的奋斗目标!”
“多年努力,他做到了!”
“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学科,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ICU,也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重症患者救治中心。”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将此形容为“魔鬼训练”。
这种严格到近乎苛刻的风格,让整个团队迅速成长。
邱教授的夫人赵健女士坦言:“他挚爱他的职业,那就是他的命。”
杨毅教授说:“志同道合走到一起,没有挚爱和能力都留不下来。”
……
此刻,邱海波和全国无数重症医学专家医护们还在分分秒秒与死神搏击。
战队的精神,早已深入每个队员的行动与灵魂。
在武汉金银潭重症医学科夜以继日工作了许久的潘纯,依稀记得导师邱海波教授在19期ECMO培训班上的讲话。
“如果说生命支持技术是一座生命的桥梁,我们只能建起百座,而技术相关理念的培训可以将这项技术传播出去,建起更大更多的桥梁,为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