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关于第四章故事简要:司马伦用孙秀之计诛杀贾皇后,总揽西晋朝政,但其远贤近佞,朝中一片混乱。
这则故事主要说明了以司马伦代表的贵族地主阶级对掌握朝政的士族地主阶级发动了反击,并且掌握了西晋王朝的朝政大权,但是司马伦作为当权者却没有相应的执政能力,其掌权以来重用小人,虽然成功压制了世家大族,但是对于其他皇室宗亲的势力没有采取措施进行削弱,当然,驻守各地的藩王很可能已经成尾大不掉之势,从藩王之位而成为统治者的司马伦也可能是想获得皇室宗亲的支持,对司马伦的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贵族地主阶级与生俱来威胁皇权的情形却在司马伦身上得到了体现。
从司马伦谋士孙秀身上,也可以看到在世家大族把持的朝政中,寒门子弟根本毫无进身之阶,对于孙秀而言,他是幸运的,起码从士族地主阶级和贵族地主阶级的明争暗斗中找到了机会,终于进入统治阶层,但是庶族地主阶级还处于一个草创阶段,并且孙秀本人也没有能力去进行一场改革,其诡计多端,但并没有用在正地方,他反而与司马伦沆瀣一气,将西晋朝堂搞得一塌糊涂。
从司马伦掌权一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世家大族的软弱性,面对贵族地主阶级掌握兵权,向他们挥起屠刀之时,世家大族基本无所作为,只能成为待宰的羔羊,但是世家大族也不可能真的屈服于贵族地主阶级,面对司马伦掌权,世家大族们或者默默选择继续与当权者合作,或者选择与其他皇室宗族合作,继续在统治阶层潜伏。
世家大族此时最想做的就是想办法挑起贵族地主阶级的内斗,从中渔利,准备再次成为统治阶级,对于此时西晋王朝所要面临的民族问题,根本无暇顾及,而且颇有政治能力的贾皇后被杀,当权者司马伦即使昏聩,却也知道维护王朝统治,但是其更加在乎对世家大族对皇权的威胁,所以他也并没有过多的精力去考虑各地的民族问题。
而且司马伦出身皇室宗亲,是西晋王朝奠基者司马懿的幼子,当他在朝堂上大权独揽之际,自然而然的开始琢磨起皇位的归属问题了,看着那个白痴的皇帝司马衷,作为其叔祖的司马伦怎么愿意在他面前三跪九叩。
纵观封建社会历朝历代,掌权的皇室宗亲很少有没有登基称帝的,在我的记忆中倒是有两个,都在清朝,一个是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另一个是清末的摄政王载沣。
要知道到了隋唐以后,我国的封建社会进入了庶族地主阶级统治时期,整个王朝的文武百官大多数是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可是感恩戴德,顶礼膜拜的,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有一种奴才心态,清末的摄政王载沣就是这样的,而且当时清朝已经日薄西山,朝政大权很快落入掌握新军的袁世凯手中,所以末代皇帝溥仪都没有什么权力,更何况他的父亲
摄政王载沣了。但是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却截然不同,多尔衮为摄政王时,正是清朝国力如日中天,满洲八旗磨刀霍霍,时刻准备入关一统天下之时,那么我就说一说这段历史故事。
自从努尔哈赤用祖传十三副铠甲起兵,历经三十余年,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兼并海西女真大部,建立后金政权,在与明朝军队作战中,被明朝大将袁崇焕一炮轰的半死不活,加上年事已高,很快便一命呜呼,历经诸子夺嫡的曲折离奇的故事,其子皇太极终于登上后金汗位,并改国号为大清,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的儿子,在其母亲阿巴亥的帮助也参加了夺嫡之争,因其年幼,很快便处于下风,其母也被殉葬。
多尔衮随着年龄增长,在皇太极麾下,带兵四出征战,且屡立战功,逐渐掌握了八旗兵中的正白旗和镶白旗,皇太极暴死之后,因其未立皇储,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豪格之间围绕皇位之争,展开了激烈角逐,然而豪格掌握八旗兵中的正黄旗与镶黄旗,因其也功勋卓著又是皇太极长子,在诸王中声望最高,但是在宗室诸王商议过程中,因为豪格假意谦让,被多尔衮夺得机会,多尔衮自知自己实力不如豪格,又不想豪格继位,便趁豪格自谦之机,与诸王商定皇太极幼子福临继位,由自己和其他宗室亲王辅政,得到满清宗室诸王的一致认可,于是,福临登极,改年号顺治,但其年幼,朝政皆出自多尔衮之手。对于清初的皇位之争,史书中的记载多种多样,我只是在这里只是做一下简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