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中国武将列传最新章节!

让其登上帝位。在这事件里,于谦遭到逮捕,并且处了死刑。

    英宗虽然一开始并没有要将于谦判处死刑,但最后还是核准了,因此于谦就必须要受死。这时的于谦仰天大叫了二次的“皇天后土、皇天后土”所谓的皇天后土,大概就是指“如父亲般的天空、如母亲般的大地”的意思,也就是说自己在如父亲般的天空和如母亲般的大地的照览之下,是无罪的意恩。只不过,也是有像于谦这样子伟大的人物在死前是不可能有这样泣言的说法就是了。于谦过世,是西元一四五七年的事情。

    不过,不论他究竟有没有哭叫,我个人认为实际上他确实是无罪的。总之,于谦是在这时被杀的,而英宗也就因此复位。后来那些发动复位政变的首谋毕竟是些不怎么样的人,因此后来还是产生了一些问题而失势或死亡。在那之后过了蛮久的一段时间,于谦才因为无罪,而以救国功臣之实回复了他的名誉。

    在这之后,明进入了再没什么够格的名将出现的时期,只是在日本学习世界史时一定会出现一个“北虏南倭”的说法,这指的是北方有骑马民族,而南边则是倭寇——也就是包含日本人在内的海贼。而之后明的历史,就是在朝廷的内部有权力抗争,而外部有北虏南倭的威胁这样的状态下维持着。

    最后,终于轮到接下来的第八十六位王守仁出场了。关于这个人在我“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的文章之中曾经写到过。他以王阳明的名号为人所知,是中国的一位大思想家,不过这一点和这一回的人选是没有关系的。重点在于这个人乃是代表明朝中期的军略家。实际上关于他到底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在文章之中虽然还是都有所述及,不过,光是从王守住这个人的人格来看,就让我个人非常地景仰,因此下面就让我先来说一说他的铁事。

    王守住这个人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对行事不正的掌权者相当不齿,并会加以质问。在当时有个非常有力的宦官,由于非常地横行霸道,因此违逆他的王守仁在受到拷问之后还被贬到边疆去。那是个距离首都数千公里远的西南边境,在遥远的旅程之中,跟着他的就只有一个随从而已。等到好不容易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这名随从竟因劳累而倒了下来,而王守仁不但让其休息、找大夫为他看病,还自己去汲水,运送餐食,说道:这一路辛苦你了!一直照顾到这名随从完全复元为止。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王守仁这个人的人格如何,这是一则我很喜欢的轶事。王守仁在战场上的功绩甚多,要全部说完也蛮花时间的不过他最大的功绩还是在于平定宁王之乱这件事上。这个宁王是从永乐帝的弟弟宁王一系所出的子孙,在明朝来说算是名门,而明最后就是因为这一次的乱事而灭亡的。

    再接下来,故事移到有名的第八十七位戚继光。在整个明代之中,如果只能够选出一个人的话,那我想应该就是这个戚继光了。他就是独自平定了刚才所说的北虏南倭的人。

    只不过,在说到这个戚继光之前,还有一位并未被我选入百人之中的曾铣。这个人大抵是十六世纪前半的人,他是科举及第的文官,但却是负责守护明朝西北边境的人。曾铣这个人善于用兵,同时还是个胸襟开阔的人,当北方的骑马游牧民族攻来时,他便一一加以击退。特别是有一次在面对十万以上的大军欺压而来咐,他依然以他高明的指挥能力来把对方击退。同时,曾铣这个人对行事不正的高官也十分憎恶,最后竟还因为用了军需物资这种的莫须有的罪而被杀,因此我本来是想将他也列入百人列表之中的,但终究因为人数的限制而不得不将之去除。

    在明的时代中,因不实之罪而被杀死的忠臣甚多,在气氛上显得较为灰暗。第八十一位的徐达如此,第八十五位的于谦、还有第八十八位的袁崇焕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是在没有犯下什么罪,而且还立有不少功绩的情况之下被杀的,实在是非常地可惜。算了,事情就是这样,在忠臣此起彼落的时代里,他们的好常不被认同,总之,明被认为是以自己的手而将多数人才杀害的王朝,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好了,现在回到第八十七位的戚继光。这个人是在世代都是武将世家中出生的,最初是在东南的海岸地带,以击退倭寇而活跃。他当初是从士兵的训练及防御体制的整备开始,在海岸筑成堡垒,然后在倭寇逼近之时再进行实战的指挥。以一名剑士的身份来说,戚继光的剑术也十分地高超,据说他使的是一套名为龙行剑的剑法。在戚继光之外,还有俞大猷和胡宗宪等,这些人也都是讨伐倭寇的名人,只不过毕竟还是戚继光较为有名,而且也相当受到民众的欢迎。对了,还有一个人叫做徐渭,他是在胡宗宪底下当参谋的,字文长。这个人不光是精于兵法,同时在诗、散文、书、画、戏曲等方面也都可说是一流的人才。只是他后来因为一点小事而把妻子给杀掉,被关入牢狱之中,释放之后则在各地流浪直到死亡,可说是一个狂傲的天才。

    西元一五五七年,戚继光击溃了海贼的大部队,同时还俘虏了其首领王直。这个叫做王直的人,和当时的许多人相同,既为海贼的首领,同时也是名海上商人,当日本初次有葡萄牙的船只漂流而至之际,根据日本史里的说法,负责担任翻译的就是他。由于王直并不会说日本语,因此当时搭上葡萄牙人船只的他,应该是利用笔谈的方式来与日本人沟通的。

    戚继光这个人之所以厉害,乃是在于他在平定了倭寇之后,接下来就来到了西北方的边境。本来至今以前一直都是以海贼为对手的他,这次竟要以骑马民族为对手,然而他还是依次将自蒙古方面南下的骑马民族一一击退。以武将来说,算是全方位的人才,在海上能作战,在陆上也能作战。这个人在对付倭寇时的研究对策后来也传了下来,之后也一直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

    戚继光因为相当地受到当时明的宰相张居正——这个人也相当地有名,在世界史的教科书中一定会提及——的信任,所以没有后顾之忧。然而在张居正死了之后,戚继光就不再得到朝廷的支援,并因此而失势,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之下直到这一生结束。

    这个戚继光在中国的笑话之中,也以怕老婆俱乐部的成员而为人所知。关于以下的笑话究竟有多少真实性我们并不知道,不过我们还是来谈一谈。在戚继光最初平定倭寇的时候,曾经把勇敢的士兵加以集合。他说道:什么样的人才是勇敢的人呢?是能够打倒老虎的人吗?不是,而是不害怕自己老婆的人。接着,他再对聚集而来的志愿兵说道:在鸣笛之后,会怕老婆的人就在白旗之下集合,而不怕老婆的则继续留在红旗之下。结果,几乎所有的人都集结到了白旗之下,原来大家都是会怕老婆的。当时,只有一个人位在红旗之下。于是戚继光便说:哦,原来你就是最厉害的勇者呀!没想到把这个人叫来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惟一一个留在红旗之下的兵士刚才其实并没有听清楚指令,而他的妻子告诉他,如果指令听不清楚的时候,就最妤不要乱动。这样的回答让戚继光也不知道该拿他如何是好,不由得感到失望。这就是其中一则最有名的笑话。

    说到海贼的话,明代出了不少有名的海贼。在郑和的航海记录遭到烧毁,而整个社会也变得十分封闭的情况之下,还是有不少具有反动精神的男子到大海之上。举例来说的话,林凤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人在西班牙人的记录中是被写做limahon,于西元一五七四年十一月,他率领大量部队攻击西班牙所占领的菲律宾,准备攻下马尼拉城。在经过九个月的战斗之后,终于断了攻击的念头,再度乘船离去,之后到底如何我就不太清楚了。

    当戚继光的后援者张居正死掉以后,明朝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什么优异的政治之举,且阴谋续出——有各种不同的阴谋,在此就省略不提了。幸好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也逐渐衰退,不过取而代之的,是在东北的边境兴起的满族。满族其实就是女真族,也就是那个以前与宋不断相争的金。在衰微三百年之后,出现了一位名叫努尔哈赤的英雄,他不但统一了部族,还急速地扩大其势力。

    同样地在这个时代,日本这边的丰臣秀吉则是开始展开对朝鲜的侵略。明乃是朝鲜的君主国,因此就不得不与日本开战。其结果虽然是成功地将日本驱退,但军事上却花费了不少的费用,因此之后东北方面的防备就开始趋于衰弱。当努尔哈赤兴起之时,明的东北边境已经是个相当危险的场所了。

    接下来出场的是第八十八位的袁崇焕。袁崇焕这个人本来也是科举合格的文官,他在明的军队为努尔哈赤所败而全军撤退之时,独自一个人变装越过长城,前往调查努尔哈赤所占领的地区,是个非常大胆的人。在他赌命探查东北边境的地形、详细地了解当地的事情之后,便负责率领东北方面的守备部队。

    到了西元一六二五年,发生了有名的宁远城之战。这个地方位于北京东北方,今日辽宁省——也就是中国东北地方的南部——的范围内。当他在守这个地方的时候,努尔哈赤的大军压迫而来。这个努尔哈赤在一生之中可说从没有战败过,然而就在那之前,袁崇焕从葡萄牙人那儿输人了最新式的大炮。虽然在输入之际曾受到过保守派的阻挠,但最后还是用于宁远城的守备之上。就在无敌的努尔哈赤军以骑兵突进的时候,袁崇焕就发炮加以攻击,努尔哈赤军虽然还是在炮击之下不断地意图反击,但最后还是被击退。而这时努尔哈赤也被大炮的炮弹所伤,因而负了重伤,这也成了努尔哈赤的生涯之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败战。

    由于这次的大功,袁崇焕当上了东北方面军事的最高负责人,然而这时明朝又再度出现了问题,当时身为明最后一个皇帝的崇祯帝这个人最初做得还不错。明在这时有一个名为魏忠贤的人,他和唐的张承业相对照,而被称为历史上最恶的宦官。总之,他是个只要有人对自己有所违逆,就会将对方杀死,并使明的朝廷陷入混乱的人。崇祯帝在即位之后,立即就把魏忠贤一派加以捕杀,肃正了冈纪,他在对东北的清军防御方面也下了一番工夫。然而这个皇帝虽然很努力,不过却是一个疑神疑鬼的人,当他听到袁崇焕意图谋反的谗言之时,便立刻相信而将袁崇焕杀死,也因此导致了明的灭亡。

    当时,国内发生了有名的李自成之乱。这场李自成之乱可说是与唐末的黄巢之乱匹敌的大乱,在李自成的军队杀到北京之后,造成首都北京失守,而崇桢帝最后则自杀。这个皇帝在自杀之前还先斩杀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感叹道:为何你要生为皇族,而不是生在寻常百姓之家!这位公主后来虽然被救活,但皇帝却上吊死了。当时陪伴着他的,就只有一个小宦官而已,真是可悲!在他自杀的时候,他留下了不管自己怎么样都没有关系,只希望能够不要加害于民的遗书。表现出皇帝起码的自尊。

    明在这儿,已经算是灭亡了,而其前后为了明持续抗战的人,还有第八十九位的秦良玉,以及第九十位的郑成功。

    第八十九位的秦良玉乃是一名女性,而且还是生于西南边境的人,并非汉民族出身。只不过,在至今历史上有名的女将军之中,她是惟一一个在正史(这儿指明史)之内留有名字的人。在这儿我要提到一本标题为女将军传的书,这本由井上祐美子小姐所写的小说,我想应该是日本——恐怕还是全世界——唯一一本以秦良玉为主角的小说了。

    秦良玉虽然身为女性,但却智勇兼备,不管是以指挥官来说,还是以一名武将来说,她都是非常优秀的人。她虽对当时明腐败的体制有所不满,但其一生还是都在为明而战。

    这时和李自成共同携手的另一名叛乱军的首领张献忠,在今日的四川一带动乱,然而据说他对于秦良玉所在的地方却没有出手。

    关于张献忠这个人,留下了一本加做蜀碧的记录书。“碧”指的是血,而“蜀”指的则是四川省,也就是四川省的流血记录。重点就在于占领四川省的张献忠杀了不少的人,除了杀死违逆他的人之外,连对他友好的人也一样杀。为什么呢?他认为像这样子的好人,如果再让他继续留在这个世界上的话,那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可怜了,为了不让他再受苦,所以就只好把他杀掉、他就一边把别人的首级放入盆中,一面说了这样的一段话,一副杀了几万人也无所谓的样子。不过实情到底如何,那就不知道了。因为这样子的事情毕竟还是太夸张了些,总之感觉起来不太真实。

    至少在张献忠刚起兵的时候,还留下了军纪严正、并因此而受到民众支持的记载,关于这一点也许是我所学不足,因此不能够作不负责任的发言。只是如果蜀碧中的记载属实的话,那张献忠就真的是一个恐怖的杀人魔。对于一个农民叛乱的首领竟然留下了这样的记录,我想他也不能够说些什么了。我依稀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还记得里头有说到在读了这本蜀碧之后,会有一种歇斯底里般狂笑的感觉,可见这本书的恐怖。

    而在女将军之后有种终于登场了的感觉的,就是第九十位的郑成功。对台湾的人来说,只要谈到历史上的英雄,郑成功可是具有和岳飞同等的地位的,好像无论如何都一定会谈到这位国姓爷。这个人的一生连对江户时代的日本文学都有所影响。他的母亲是日本人,因此出生地也在于日本,是在今日长崎县的乡下。七岁的时候受到父亲郑芝龙的召唤而渡海到明。

    郑芝龙本来也是一名海贼兼海上商人,后来接受明的朝廷之官位,只不过到了这时,明不敌清的情势已然十分明显,因此郑芝龙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最后决定降于清。然而身为儿子的郑成功,却无法认同此事。他认为他们受有明朝的恩惠,从此后便进入孤立无援的战斗之中。

    战斗在海上展开,曾数度打破清军的攻势,并于其间数次派使者前往日本要求援军。在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之前至少曾派过五次使者前去。当时,如果家光有所动作的话,也许此后的历史会有极大的不同,但结果家光并没有出动。

    孤立无援的作战持续着,郑成功最初是以厦门这个港都作为根据地,并且.—度攻上南京,然而却在此失败。逐渐失去了陆上的根据地后,最后便逃往台湾。当时的台湾为荷兰人所占领,建有热兰提亚和普罗文西亚等城堡,郑成功在与占据这些地方的荷兰军作战并加以击溃后,取得了台湾。

    其后,他伺机反攻大陆,另外,他也有意图向南转以取得菲律宾的说法,但郑成功却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死了。死时才不过二十九岁。在这之间,辗转逃至各地的明朝皇室的生还者一一遭到清军的捕杀,使得希望不断地落空,到了郑成功孙子的时代,终于放弃了反攻而出降于清。而在清这一方面,之后也没有肃清郑氏一族,而是以忠臣的子孙来加以礼遇。

    另外,在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将军吴三桂,这个人在崇祯皇帝自杀之时是负责守护万里长城的。在万里长城的最东侧是个叫做山海关的地方,他在这儿拥有数十万的大军——这个山海关正是以难以攻破的要塞而出名——负责防守清军。如果真的要在这儿好好防守的话,应该是不太可能让清军突破的,只是当时的北京却遭到李自成攻陷。如此一来,如果李自成的军队从北京袭击而来的话,那么他不就要遭到前后夹击了吗?因而十分害怕这一点。只不过,以山海关的形势来说,其实就算是受到前后夹击也不见得很容易攻陷的。

    在这儿有一个有名的传说。当时在北京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美女叫做陈圆圆,她乃是吴三桂的爱人。而吴三桂就是接到了李自成将其俘虏,要让她服侍自己的报告——此事的真实性其实根本就无从知道——这一点让吴三桂十分地生气。

    于是便立刻决定投降于清,然后一同向北京讨伐李自成。

    在吴三桂突入北京之际,李自成早已慌忙逃出北京。李自成这个人以身为农民叛乱的首领来说是非常地优秀,可说是革命起义的英雄,然而自他占领了北京之后,就没有再做过什么好事,因此最后才会被逼至绝路死在野外。

    就这样子,清军进入了北京,身为中国王朝之一的清王朝就此诞生。而吴三桂则很有幸地被收为清朝重臣。西元一六四四年,当时的吴三桂才三十三岁。

    姚广孝:西元一三三五~一四一八年。长洲(今江苏省吴县)出身。永乐帝之谋臣。在与燕王时代的永乐帝相会时,听说曾让其戴上白色的帽子。于“王”之上加上“白”的话,就成了“皇”这个字,也就是要让燕王成为皇帝的意思。虽然这故事真伪已不可辨,但却十足为一合于谋臣的轶事。他于永乐帝对建文帝发起的叛乱,也就是靖难之役中始终活跃着。只是因为身为僧侣,却对政治及军事过分关心之故,在世间及家乡的评判皆不是那么好。

    ——明史卷一四五姚广孝传永乐帝:姓名为朱棣。西元一三五~一四二四年。在位期间为西元一四二~一四二四年,明帝国的第三代皇帝(成祖)。原被封为燕王,驻于今日的北京,英迈而优于武勇,于守护北方立有大功。当洪武帝之孙,亦即第二代的建文帝在位之世,因将他的存在视为最大的危险,便加以压迫。早已察知危险的他即以“靖难”为号起兵,在二年的内战之中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因而即上帝位。即位后遂将国都移往北京,同时还对越南及北边的诺部族进行征讨。不但以汉人皇帝的身份初次领者大军出击至漠北,同时还有派遣郑和至南海等在对外政策上的诸多功绩。这些照理均应耗费庞大费用才是,然而他的远征并没有留下造成国民过度财政负担的记录,在内政之上也有着毫无破绽的好评价。惟因其使用的大量的宦官,后来就造成了明帝国宦官毒害政治的原因。

    ——明史卷五~七成祖纪郑和:西元一三七一~一四三四年。昆阳(今云南省普宁县)出身。西元一三八二年当明征服云南之时成为宦官,出仕于燕王,亦即后来的永乐帝。代代均为伊斯兰教徒,其郑姓亦为永乐帝所赐。有时亦被称为三宝太监,太监指的乃是宦官。他在宦官之中确实算是十分伟大,活跃于永乐帝的军事政策之中,特别是前后七次、历时三十年的南海远征最为有名。全从东南亚进入印度洋,最远还到达阿拉伯半岛、甚至非洲东海岸。他所率领的海军包括数十只的大船和二万数千名的队员,驱使着罗盘针等工具,是一支具有有时还可以介入现地政治之力的大舰队。对中国人的世界知识飞跃般地拓展具有很大的功绩。此外,也以朝贡的形式将王室的贸易加以活泼化。不过,由于其靠岸地几乎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地盘,以这一点来说,也许可说是郑和的幸运吧?可惜的是后来就再也没有能够继承此一壮举的人,惟对南海知识的大增,以及华侨的进出依然有着很大的助益。

    ——明史卷三四郑和传于谦:?~西元一四五七年。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出身。虽然身为官僚亦有不少功绩,但其名声远扬还是在于土木之功绩,但其名声远扬还是在于土木之变。西元一四四八年瓦刺的也先汗率领大军南下。当时,于谦虽意图劝阻执意御驾亲征的英宗,惟不为其所闻。结果英宗大败遭俘,于谦为了抑止北京朝廷的动摇,于是拥立英宗之弟即位为景帝,在强化了军备之后将瓦刺击退。以后,也为明之重建而努力,但其果断与不妥协的性格导致政敌甚多,最后为企图让英宗复位之一派处死。虽然受到弃市的残虐之刑,但毕竟功绩甚大之故,在死后约二十年后终于回复其名誉。

    ——明史卷一七于谦传王守仁:号为阳明。西元一四七二~一五二八年。浙江省余姚县出身。与其武人之姿比起来,其阳明学之祖的名声尤高。年轻之时曾与无赖之徒交游,但之后则成为修习学问之官僚。热心于政治,是在逐渐腐败的明朝官僚社会之中的一股清流。西元一五一六年,自江西福建之流贼讨伐开始着手.西元一五一九年镇压南昌宁王之乱,一五二七年镇压广西省思恩——田州之乱。其军事活动虽然以成功收场,但这亦为其五十六年生涯后半之业绩。他的思想以“知行合一”而出名,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只不过,他并未因此而受到什么好处,甚至还其学说本身都遭禁,一直到后世方才回复名誉。

    ——明史卷一九五王守仁传戚继光:?~西元一五八七年。登州卫(今山东省蓬来县)出身。继承父亲的衣钵尽力于与倭寇之间的作战。在募集新兵加以训练,以及充实舰船之后,于西元一一五七年终于成功地捕获倭寇之首领王直。明朝的倭寇分为前期和后期,后期的倭寇则以中国人为主流。王直就是以日本为据点来对中国沿海加以侵袭。其后虽然也与俞大酞等在对付倭寇之上有所功绩,但于告一段落后即转为北方防备,成功地击退包括阿尔丹汗、多蒙汗等蒙古军的侵入。惟在作为为支柱的张居正死后即失势,在不遇的情况下死去。

    ——明史巷二一二戚继光传张居正:西元一五二五~一五八二年。浙江省江陵出身。西元一五七二年神宗即位时,与宦官冯保结盟而将政敌流放,以后的十年间,即独占内外政治之权限。外在随着与蒙古的阿尔丹汗成功地缔结和约,使得东北边趋于安定;内在则做行政的整理及黄河的治理工程,同时还进行全国性的户口调查等,立有不少的业绩,在重建国家的经济之上也有相当的努力。从其革新性的业绩看来,他已不单是明末期的大政治家,也有着中国杰出的政治家之说。只是其实行政策的手段和态度十分严格,加上强压的方法,使得怨怼不少。

    ——明史卷二一三张居正传努尔哈赤:西元一五五九~一六二六年。清的初代皇帝(太祖)。英汉字名因地域而有异。祖父乃是明代建州女真之首领,明末因败于张居正所派遣之军队而一度呈现破灭的状态,在其建之后的数年之间成功地统一了建州女真。在表面上对明恭顺的一方,同时在对周围部族的抗争之中取得胜利,于西元一六一六年时即位建立后金国。一六十九年在萨尔夫之战取得胜利之后,就不断地对明压迫。然在一六二五年宁远城之战中为袁崇焕的葡萄牙大炮所败,并于翌年讨伐蒙古之后死亡。

    ——清史稿卷一太祖纪袁崇焕:?~西元一六三年。东莞(今广东省东宪县)出身。西元一六一九年时进士及第成为文官,但在军事上亦相当活跃。当时的明已是在完全衰退的情况之下,为清的攻击所苦。充满谋略的袁崇焕于广宁陷落之际前往分析敌情、认为守备乃是上策,于是决定守护宁远城。当一六二六年清之太祖攻击而来之际、他以自葡萄牙输入的大炮应战,让清太祖初次尝到败北的屈辱。一六二九年当清之太宗自蒙古回攻迫近北京之际,虽然意图急驱前往应战,惟为因明之毅宗惑于清的反间之计,因而遭到处刑。

    ——明史卷二五九袁崇焕传崇祯帝:西元一六一~一六四四年。在位时间为西元一六二八~一六四四年。明的第十六代,也是最后的皇帝。有着明君的素质,为重建即将灭亡的明而以浑身的力量奋斗。他在政治之上公正而具有热忱,一时之间虽然有着可能重建财政的状态;可惜当时王朝内部早已腐败,而难以与成长中的清相抗衡。再加上李自成的乱事迫近,当时精锐的军队都己送去与清作战,守护都城的兵力薄弱,因而造成首都的失陷。孤立的皇帝在让皇太子逃走后,将公主斩杀,最后则与皇后一同自尽而死,可说是个运命悲惨的皇帝。

    ——明史卷二十三~二十四庄烈帝纪魏忠贤:?~西元一六二七年。河北肃宁县出身。本来就是个无赖,在失学的情况之下又因赌博输钱而以自己的手去势成为宦官。因与熹宗的乳母相通,受到熹宗的宠爱而发达,握有权力的他以做尽恶事而有名。当时明的政界分为东林和非东林两派,两者间有着激烈的政争,魏忠贤与非东林派结盟,将东林党的主要人士一一加以陷罪,造成不少人死于狱中。他虽自夸为其全盛时期,惟在毅宗即位之后遭到反弹劾而不得不缢首自杀。其后,魏忠贤一派虽然皆逐一遭到定罪.然而造成明混乱之罪早已大至难以收拾之地。

    ——明史卷三五魏忠贤传李自成:?~一六四五年。陕西省米脂县出身。由于很重的税负使得他破产而加入军队之中。当时的明王朝末期于政治腐败之上,由于军事费用的急增,使得税负加重,在社会上蓄积了不少的不满。就在这样的状态下,西元一六二八年陕西地方发生了大饥荒,一口气发展为农民的暴动。参加乱事的李自成于此崭露了头角,于一六三五年被推戴成为闯王。一六四四年并攻陷北京造成明的灭亡。然而随着赋税的征收,以及权力的取得等,也使得他堕落而呈现矛盾的状态。另一方面,他又受到于明灭亡之际跟随满州族的汉人武将之攻击,在短短的四十日之内即由北京退去的李自成,最后在转战之中在一六四五年时于湖北自杀。

    ——明史三九李自成、张献忠传秦良玉:生殁年不明。忠州(今四川省忠县)出身。明末于四川活跃的女性武将,名望很高。本为四川的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之妻,于西元一五九九年讨伐杨应龙的叛乱之际与丈夫共同出阵,大破叛乱军的一部以来,就开始立于战阵之上。当马千乘死于狱中之后,她依旧率领着支持他们的民众和部下而活跃着。不只是在武将的部队统率能力上著名,她在教养和武术方面也相当优秀。秦良玉虽为少数民族出身,但一贯跟随明的政府,在一六二年与满州作战停滞之际,亦与兄弟参加明援军的编成,并于翌年浑河之战中立下功绩。秦良玉的名声高扬是在与明末袭击四川的罗汝才与张献忠作战之时,她和进入四川省后不断进行杀戮的张献忠之流血对决亦记载于蜀碧一书中。一六四四年,四川虽然进入张献忠的统治之下,但秦良玉的支配地则以治外地的状态受到保全。之后不久,张献忠便即死亡,而秦良玉也在不久后死去。

    ——明史卷二七秦良玉传郑成功:西元一六二四~一六六二年。生于日本的平户。父亲为明朝人郑芝龙,母亲则为田川七左卫门的女儿。说到他的弟弟,则还有次郎左卫门等同父异母的四个弟弟。郑成功于七岁的时候渡明,在明灭亡之际因得到唐王朱聿键的知遇而赐姓国姓为朱,同时改名为成功,并封为忠孝伯。自此而有国姓爷之称。郑成功反清复明之坚决意志乃是起自于母亲于泉州自杀之后,一面乞求日本的援助一面持续抗战。其间遭遇了父亲郑芝龙降清,而于西元一六五八年到一六五九年间为了意图起死回生而前往狙击南京,然而这也遭到了失败。另一方面,清也为了要打击郑成功,而于西元一六六一年起对沿海一带下达了从海岸线起一定的距离之内断绝一切与海洋联络的迁界令,准备彻底封锁以海为据点的郑成功。因此导致郑成功率二万五千名兵士前往攻打台湾一事,他在攻陷普罗文西亚城(亦嵌城)与热兰提亚城(台湾城)两城堡后将荷兰人驱逐,确保了据点,惟翌年即死去。除了有反清复明的野心之外,其夺回台湾一事亦有极高的评价,因而在现在的中国依然视郑成功为民族的英雄。在日本则以近松门左卫门的国姓爷合战而出名。

    ——石原道博郑成功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