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的老家位于冀中平原的农村,那里虽然还算不上十分富裕,但对一些资源,譬如水、耕地等的浪费却十分惊人。在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农村的节约工作大有文章可做。
在老家,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基本上都取自地下水。在生活用水方面,每家每户基本上都见不到水表的踪影。村里按照水龙头个数或人口的多少收取水费,而且收费很低。这无疑在客观上纵容了对水资源的浪费,村里人用水大手大脚,供水管网跑、冒、滴、露现象随处可见。灌溉用水同样如此,虽然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节水技术早已成熟,但在老家那一带,大水漫灌仍是唯一的灌溉方式。虽然滴灌、喷灌等灌溉技术能节水1/3~2/3,但在老家丝毫看不到要推广的迹象。要知道,华北地区是全国干旱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超采地下水已达1000多亿立方米,在我们的脚下已出现了9万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开采漏斗区。这种强烈的反差,不能不令人心痛。
在老家,宅基地挤占耕地现象同样令人忧虑。由于以前的住房面积小、胡同窄,不利于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的进出和存放,所以,在手头稍微宽松后,许多农民开始倾其财力申请宅基地盖新房。条件好了,住大一点的房子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由于原来的宅基地面积小,几乎所有的人都弃之不用,重新在村边盖起了大房子。村民都向村四周迁居、扩张,一个个村子都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在大量的老宅基地被闲置的同时,耕地随之被无情挤占。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06公顷(1。59亩),不足世界人均数的43%,如果不采取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长此以往,耕地的前程堪忧。
据我调查,以上所述绝非个别现象,在广大的农村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建设节能型社会,要靠公民的自律,更要靠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由于农民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节约意识淡薄,所以单靠他们的自律,许多节能工作是无法落实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组织在这方面提高认识,多下些功夫,多动点脑筋,对农民进行正确的宣传和积极的引导。要知道,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只会是一句空话。(2006。10。17)